墨君最近开车的时候,自动播放了一曲《叶问》,朋友说,这首歌里的戏腔挺好听,早两年就听过,就是忘了是谁唱的。
王蓉啊!那个唱《小鸡小鸡》的歌手。
他一脸震惊的说:那王蓉这么唱歌也不错呀!
我明白,他的意思是没想到王蓉这个擅长神曲的歌手,也可以“正儿八经”的唱一首歌。
她也不是神曲起家,但最后淡出娱乐圈的时候,给人印象最深的恰恰是那首引起极大争议的《小鸡小鸡》。
就像一个扔向天花板的蛋糕,触到顶点后垂直落下,在天花板上留下一块痕迹,人们只看到了狼藉,没人记得蛋糕曾经有多完美。
最近听到王蓉的消息,是她在某城市的简陋商演舞台上,卖力的唱歌跳舞。然而台下听众来来去去,如果不是听到她唱那些熟悉的成名曲,又有几人知道她就是王蓉。
报道她商演消息的媒体最后都要来一句“舞台不分贵贱”、“她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强行为她挽尊。
你问问有几个明星愿意自降身份去做这种“喜欢的事情”。
谁不愿意站在更大的舞台上呢?
近期商演现场翻看近一年王蓉的商演记录,基本都是在为各种商家站台,唱的也只有这几首歌:《爸爸妈妈》、《哎呀》。
无他,只有听这几首歌,大家才知道来的是个大明星(曾经的)。
近期商演现场其实王蓉最值得称赞的是她对待音乐的态度:哪怕是一方局促的小舞台,她也毫不在意的全力演出,不假唱不敷衍,表情沉醉。
也不要小看了这些商演,这些酬金比版权费来得快多了。
只是在人们的印象中,凡是走穴就和过气划上了等号。墨君觉得从经济层面来讲就……还好吧,最怕是放不低身段还偏要开演唱会来面对满场空座的那种,又掉面子又掉钱。
自娱自乐的王蓉
其实王蓉当年也是歌红人不红,如今一过气简直就是彻彻底底,目前王蓉超话仅仅只有多个粉丝,只有几个铁粉还在忠诚的发着她的直播录屏。
她唱着自己以及别人的老歌自娱自乐,甚至还当场秀起了舞蹈,都42岁了,身材依然保持得非常完美,舞步还是那么豪放。
看起来在短视频平台,她找到了自己的另一方天地。就算是舞台已经变成了这样的形式,她仍然自得其乐,每一次都认真对待。
围观网友的留言,让我们更深切的感受到王蓉的“过气”原因:
大家依然反感她的“神曲”,怀念最初正常唱歌时的她。这些评论都出现在她最近录制的搞笑视频下。
甚至还有人在发布她近期商演现场视频时,给打上了“王蓉现场演唱成名神曲《小鸡小鸡》”
底下有热心观众回复:这不是她的成名曲,是她的结束曲。
这个叫王菲的女人不简单
王蓉本名王菲,大概是为了不和天后撞名,改了个很有深意的名字,在粤语中,王蓉和黄蓉的读音完全一样。
她的第二张专辑就是以《我不是黄蓉》作为主打歌,一炮而红。
王蓉是全能型的原创歌手,《云不知道雨知道》一推出就登上了央广《中国歌曲排行榜》的冠军,实力不可小觑。90年代的全能型创作歌手凤毛麟角,王蓉的出现自然是受到官方鼓励的。
20多点岁就已经自主创作了上百首歌曲,被音乐经纪人挖掘到后,只需要在手里的作品中随便挑一些,就可以出好多张专辑了。
但是,她的作品最出圈的,还是和老猫合作的几个单曲。
老猫其人,蓄着一抹小胡须,长期戴着墨镜,不摘眼镜的缘故是:天生一副笑眼,眼镜一摘,就酷不起来了。
这对黄金搭档,合作推出了不少朗朗上口的歌曲,如今王蓉在商演舞台上反复演唱的,也全是这些,最受欢迎的还是《爸爸妈妈》。
但,成也萧何败萧何?
网友责怪老猫把一个实力派歌手给打造成了网红歌手——王蓉歌唱生涯的“陨落”有老猫的一部分功劳。
老猫其实也是实力派,他给别人写歌,自己也唱。
在彩铃还在大行其道的年代,《爸爸妈妈》、《全世界最伤心的人》横扫大街小巷,网络时代,又有了《走天涯》、《要抱抱》等屠榜神曲。
这些都是老猫的功劳,他是个擅于抓住市场需求的人才。
老猫确实善于捧艺人,但不仅王麟只红了一段时间就销声匿迹,王蓉也在改变风格之后事业急转而下。
是她太超前了还是跟不上时代了?
中国版的ladygaga,水土不服?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明明老猫可以写出如《三世情缘》《红颜为你》这样的非口水歌;
明明王蓉也有能力创作《牛郎织女》这种获得央视MTV大赛金奖的歌曲,所创作品多次被白雪演唱。
但他们俩都不约而同的走向了另一条路——迎合市场的通俗歌曲。
王蓉和胡可、李湘同为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专业的同班同学,在李湘还没崭露头角的时候,王蓉已经在大学第二年夺得了全校歌手大赛第一名。
因为才华出众,大学期间她就被老猫的父亲(中传著名音乐教授刘天礼)提点,和老猫一起跟随刘天礼学习,加强创作、演唱、演奏方面的技巧。
毕业后放弃北京音乐电台的主持人职位,专攻音乐,并且一举打进了内地各大音乐排行榜。
王蓉起初以“伊菲”这个艺名与王菲、那英、韩磊等人并列获得了当年度的“中国歌曲排行榜年度金曲奖”。
所以王蓉出道的起点,是相当的高了。
在香港金牌经纪人李进(郭富城、梅艳芳曾经的经纪人)的建议下,她改成了“王蓉”这个艺名。
没人会忽略王蓉的实力,她每发一张原创大碟,都会拿奖拿到手软,第一张原创大碟就一举拿下了香港四大颁奖典礼中的三个大奖。
她曾经和周杰伦是齐名的,事业如日中天。独特的嗓音和风格,深受大家喜爱。
从转型电音舞曲——《要抱抱》开始,王蓉的风格就改变了。
听起来她总在唱着所谓的口水歌,曲风轻快极易上头。
但她的所有歌曲,不仅从编曲、填词、演唱、和声、创意、舞蹈、设计、后期全部自己亲力亲为,录音设备也绝毫不含糊,后期和母带都是在数一数二的顶级录音棚制作(其中就有迈克尔杰克逊的专属录音室)。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回听她的每一首歌曲,都会发现声效相当完美,不输现在的一些大制作。
王蓉的音域很宽广,各种曲风都能驾驭,属于全能型的歌手。
听到她在视频平台唱着有别于以往曲风的歌曲之后,很多网友都建议她去参加《我是歌手》,就是基于她不俗的唱功,若登上舞台想必仍然能够散发光芒。
一个从头到尾都是原创的实力歌手,最后成了部分网友眼中的神曲代言人,甚至把王蓉唱的歌都打上“口水歌”的标签……只不过是市场和个人定位磨合的失败结果吧。
对于王蓉而言,类似《好乐Day》这样的歌曲得到广泛争议,事实上是肯定了她的风格。然而传播越广,王蓉和口水歌之间的等号就越明晰。
一些人终究是无法接受她越来越雷人的造型和曲风,多数人选择听它,是想要知道这神曲有多雷人。
就像当年很多人玩《忐忑》的梗一样,其实没有多少人是打心底里肯定龚琳娜的风格的。不过王蓉的歌最大的好处是——深受广场舞的青睐。
Laygaga能够大红大紫,是因为有足够多元化的接受人群,她火到中国来,最醒目的标题通常都是她的着装,而不是歌曲。
王蓉早就有突破桎梏的野心,尝试了各种各样的风格后,被市场反馈的信息所鼓励,才选择推出《小鸡小鸡》这首史无前例的神曲。
MV中极其清凉的着装和前卫的风格瞬间在乐坛激起了千层浪。
在一年多的短暂风光和极大争议之后,她和她的小鸡销声匿迹。甚至之后推出的《叶问3》宣传曲也极少人知道是她唱的。
谁还记得当年用MP3听着她低吟浅唱“哦,嘿妈妈”的时光呢?
周杰伦也有过很长一段被质疑的时期,他能够坚持下来并且让大家接受自己的风格,很大程度上也是沾了中国风的光。
将RAP糅杂古诗词,并且解决了普通话难以有律动的顽疾,不失为一种折衷态度。
同为原创歌手的王蓉却没能坚持走下去,她的步子迈得太大,缺乏足够的铺垫。事实上她若早一些尝试类似于《叶问3》宣传曲这样的戏腔唱法,可能会挽回很多路人缘。
如何定义雅和俗
有个网友说:王蓉你奔着10后去了,我们80后都追不上你了。
何为深刻有内涵,何为口水歌,并不是一两句可以说得清,更不是上下嘴皮一碰就能一锤定音,君不见那些流行金曲,很多也称不上有内涵或多高端。
唱王蓉的歌曲时,你会发现她的歌其实非常难唱,然而她演绎出来,相当自然,没有换气声,转音也极其干脆。
一首歌能够在市场上流行,必定有它的长处,或是朗朗上口,或是魔音绕耳。
她转型之后个人创作的歌曲受到众多音乐人的认可,时代杂志报导、外网千万点击,甚至成为广场舞御用神曲,无不说明她的歌曲是有市场竞争力的。
唱经典歌曲的王蓉更受欢迎但转变风格是个非常冒险的举动,大家都听习惯了她以前抱着吉他低吟浅唱的风格,突然爆炸式的劲歌热舞,名气是大了甚至还打入了国际,却也损失了原来的一些忠实听众。
至今她仍然坚定自己的理念,认为没有娱乐精神和情感宣泄的音乐都是耍流氓。
极少有歌手如她这般敢跳出舒适区尝试改变的。
演员容易因为没有演技和代表作而快速过气,但歌手的演艺生涯普遍会比较长一些。
一个歌手从爆红多年到过气,当然有各方面的因素。
她极少上综艺、不炒作绯闻、最大的出格也不过是在曲风上夺人眼球,但这又有什么错呢?
说到底,终究还是缺乏一个容纳多元化风格的土壤,令她不能如Laygaga一样冲出自己金光大道。或许她应该再坚持坚持,我们需要给多一点时间让她去尝试。
(王蓉录播唱歌的视频截图)
她曾经承认过,有些歌曲只是为了迎合市场,并不是自己初心。但成立公司之后,她却因为“找到自己的风格”而失去了市场,从而逐渐转向网播和商演的舞台。
王蓉至今还有大量单曲压箱底,没有发行出来。在这个缺乏原创走心歌曲的市场,这些凝聚了自己创作实力的作品,一旦有了合适的环境,是否还能一鸣惊人呢?
老猫仍然是她的经纪人,如果想高调复出,以他的能力还是可以做到的。
我很期待她的涅槃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