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丁,意大利民族文学的奠基者,是“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代表作品《神曲》作为文艺复兴时期的先声之作,被誉为中世纪文学的巅峰之作。
《神曲》是欧洲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全诗分为《地狱》《炼狱》《天堂》三部分,每部分33篇,加上《神曲地狱篇》前的序言,共篇。全诗像一篇庞大的寓言,充满了象征的意味。诗人以黑暗的大森林象征意大利的黑暗现实,以诗人的迷途象征人类的迷惘,以三头猛兽(狮、豹、狼)象征阻碍人们通向光明的邪恶势力,以维吉尔象征理性和哲学,以贝雅特丽齐象征神学和信仰。诗人以一个寓言式的故事给我们指出了一条复兴意大利,认识最高真理,达到完美境界的理想之路。
《神曲》的思想内容是极其复杂和矛盾的。在作品中,诗人虽然大胆揭露教会的罪恶,抨击贪婪的教会和为非作歹的教徒,但他并不反对宗教本身。他歌颂现世生活,但又把它作为来世生活的准备。他推崇古代文化,但又把古代文化的伟大代表人物作为异教徒放在地狱里。《神曲》表现出来的这种两重性,是但丁作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和新时代最初一位诗人的矛盾世界观的反映。这说明处在新旧交替的时代,但丁在中世纪神学世界观中挣扎着,渴求解放,但又无力完全挣脱出来。而《神曲》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它是中世纪文学中最早以丰富的形象、广阔的画面反应这一过渡时期的意大利现实,并发出新时代思想的耀眼光芒一部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