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白癜风医院 http://hunan.ifeng.com/a/20170705/5797804_0.shtml如今信息化时代,涌现了许多快餐式的行为,不论是电视节目,还是歌曲创作,只要利润高,收益快,就会去一味去模仿同类热点高的作品。剧组投入少,没有新意,也想着观众去买账,属实有些看轻了观众们的智商。优秀的作品,有口皆碑,通过时间的沁润,愈发清香。而那些粗制滥造的电视剧,不但遭人唾骂,即使看完了也会成为过眼云烟。音乐作品亦是如此。不难发现,每段时期都有红遍大江南北的“神曲”,不仅占据着各大音乐类软件排行榜首,而且在大街小巷里都会播放着,竟在不知不觉中就会被这些歌曲给洗脑。但奇怪的是,过了一段时间,就会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前段时间的网络歌曲《学猫叫》风靡一时,光听这个歌名就觉得这个歌曲属实“不简单”,点进去播放的时候更是让我诧异,这歌词写得简直一言难尽,但还别说,这旋律听起来似乎挺不错。最惊奇的是,酷狗的评论量竟高到99W+,看到这不禁有些潸然泪下之感啊,当大众都把大多数目光集聚到网络歌曲的时候,华语乐坛着实有些令人担忧。其中有些人就评论道:“国外电音已high爆,中国还在《学猫叫》。”一针见血地道出了国内音乐市场的现状。虽然这样说有些片面,但整体来说,现今华语乐坛确实有着后继无人的趋势。在80年代的时候,大多数人听着黄家驹的《海阔天空》,谭校长的《讲不出再见》;而现在的小孩还在接受着《学猫叫》《小苹果》的浸染。一旦这样耳濡目染,今后他们对音乐的审美都可能会出现偏折。用最简单的流行旋律却带动了音乐市场的最大收益,使得很多音乐人不禁眼红,争相效仿。这也是现今国内音乐如此良莠不齐的原因之一。浮躁,是现今社会的普遍现象,没有着对音乐的尊重和敬畏,怎么去创造一首耐人寻味的歌曲。何为经典?震撼人心,历久弥香,被后人认可的作品,就是经典。而经典也是逐级呈现的,当今认可和当今评价不可或缺。像陈奕迅的《十年》,林忆莲的《至少还有你》这些脍炙人口的歌曲,不论是词曲编曲还是演唱者,都极其的用心。这样的经典,已经历经了十年,去KTV照样是必点曲目,在音乐节目中照样有人去翻唱。就算再过十年,仍停驻在我们的记忆深处。《学猫叫》,不可否认,听着会给我们带来一种比较欢快的感受,初听还挺悦耳,细品之后便觉浑然无味。相比之下,陈鸿宇与唐映枫合作的《理想三旬》就显得格外的走心,词颇有诗人的味情愫,而民谣曲风更是充满着浓郁的少年回忆。在那个青春迷惘,为了梦想即使跌跌撞撞还是在奋斗路上的年纪。用几年的时间创作出了《理想三旬》这样优秀的音乐作品,是内心对音乐的无比热爱和敬重之情。国内音乐需要不断地注入新鲜血液,需要我们这一代去传承去发展。以工匠精神去对待每一首歌曲,在质疑和批判声中不断成长,才会有更加成熟的作品。中国的音乐不断地发展,才可能会走出国门,走向全世界!
转载请注明:http://www.luosd.com/bx/15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