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张大宁教授的学术思想
对慢性肾脏病亚健康状态的指导
国医大师张大宁
张大宁教授是我国著名的肾病专家,从事中医理论和临床四十余载,在长期大量临床实践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了古代先哲的理论和经验,系统地提出了肾虚血瘀的共性理论和补肾活血的治疗方法。该理论是对中医医学理论的补充和发展,为治疗健康、亚健康及多种慢性疾病、老年病和抗衰老等的治疗指明了方向,尤其是对慢性肾脏病亚健康状态的调理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一、肾虚血瘀论的理论基础
据流行病学调查及张大宁教授多年的临床实践发现,40~80岁的健康、亚健康及疾病人群肾虚血瘀证的比例为86%~99%,而80岁以上的人群%都辨证为肾虚血瘀。“肾虚”与“血瘀”几千年来虽然一直作为病因病机指导着中医临床,但在传统医学的理论体系中,始终未能将“肾虚”与“血瘀”完整、有机地统一起来。张教授认为临床上出现的肾虚与血瘀不是孤立存在的,肾虚必兼血瘀。肾虚是本,血瘀是标,肾虚为因,血瘀为果。《医林改错》也云:“元气即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疾”。反过来血瘀又构成新的致病因素,从多方面加重肾虚的程度,形成恶性循环,而产生各类虚损证候。这就是疾病的一个共性,张大宁教授依据这种共性,提出了“肾本学说”,即“肾是先天之本,肾是生命之本。”从而提出了解决肾虚血瘀的基本方法——补肾活血法。
国医大师张大宁教授指出,中医学的肾,范围很广,不仅包括现代医学泌尿系统的肾脏,也包含着很多内分泌、心脑血管以及免疫系统等功能,故肾的作用几乎涉及人体生命活动的整个过程,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为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因此,有“肾本学说”。肾的主要功能是主藏精,五脏六腑均赖肾精的滋养,而发挥作用。《素问·六节脏象论》曰:“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中说:“肾为脏腑之本,十二脉之根,呼吸之本,三焦之源,而人资之以为始者也。故日先天之本在肾。”又如张景岳《景岳全书》曰:“五脏之伤,穷必及肾。”肾与气血的关系尤为密切,肾藏精,精化血,这与肾主骨生髓,髓生血,肾直接参与气血活动密切相关。故肾虚必然从多方面导致气血亏虚。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虚则运血无力而致瘀。血为气母,阴血亏虚也可使血行不畅而致瘀。如张景岳云:“凡人之气血,盛则流畅,少则壅滞,故气血不虚不滞,虚则无有不滞者。”说明肾虚必然导致血瘀。《普济方》又说:“阴阳虚损,血气涩滞。”各种原因引起的肾气不充,元气匮乏,阴阳虚损,皆可由气血失调导致血瘀,再如张锡纯曾说:“或纵欲过度,气血亏损,流通于周身者必然迟缓,血既因之而瘀。”综上所述,气病及阳,气病及血,阳累及阴,乃至气血皆虚,肾失所养,而致瘀滞。
二、对补肾活血法认识
针对“肾虚血瘀论”的病理机制,张老率先提出了补肾活血这一基本治疗方法。中医常用的治法多是“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补肾法是常用的补法之一,活血法当为消法的一种,补肾法和活血法作为两个独立的治法,长期应用于临床。而张老提出的补肾活血法,绝不是补肾法(或补肾药物)与活血法(或活血化瘀药物)的简单、机械地选加或同用,而是将补肾法与活血法有机结合,高度统一。通过补肾促进活血,应用活血加强补肾,两者相互协同,使作为人体生命之本的肾之精气更加旺盛,经络气血更加通畅,达到改善肾虚血瘀病理变化,使机体阴阳平衡。近年来的研究已经证实,补肾活血法是通过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机能、改善微循环等一系列作用治疗各种慢性病、老年病及延缓衰老的一个大法,同时也是改善健康、亚健康及慢性肾脏病亚健康的一种基本方法。三、补肾活血法的应用
肾虚血瘀现象是很多慢性病的发病原因,包括慢性肾脏病、心血管病、糖尿病等。而慢性肾脏病亚健康状态是肾虚血瘀的主要表现形式。慢性肾脏病亚健康的主要症状有腰酸、乏力、头晕、耳鸣、双膝酸软无力、心慌心悸、夜寐差、情绪不宁、脱发、舌质紫暗、脉沉等。而腰为肾之府,肾主骨生髓通于脑,脑失所养则头晕耳鸣;肾府失养则腰酸乏力;心肾不交则心慌心悸,夜寐不安;精血不足,发失所养则脱发;舌质紫暗、脉沉均为肾虚血瘀的表现。张大宁教授针对这种肾虚血瘀现象,独创一防衰益寿保健方,方中冬虫夏草补肾阳、益肾精,阴阳并补;西洋参补肾气、益肾阴;石斛滋肾阴、退虚热;三七活血化瘀、活血止血,诸药同用,补肾活血,益寿延年。慢性肾脏病亚健康状态的调理也是运用这个基础方,得到了较为显著的临床疗效。根据肾虚血瘀的共性,张老还创建了补肾活血基本方:黄芪15克,五味子6克,女贞子10克,旱莲草10克,川芎10克,大黄3克,砂仁3克,生甘草3克。方中黄芪健脾补肺补肾,五味子酸甘而温,能够补肾固涩填精,二者补肾气温肾阳,偏于补气补阳;女贞子(冬至采收)、旱莲草(夏至采收)组成二至丸,滋补肝肾,偏于补阴;川芎行气活血,大黄“主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癥瘕积聚、留饮宿食”(《神农本草经》),可推陈致新,安和五脏;砂仁和胃健脾消导,生甘草调和诸药,八味药合用,补而不热,补而不滞,阴阳并补,补肾活血。慢性肾脏病亚健康人群健康状态的调整也是运用本方,在共性的基础上采用个性化诊疗,如脘腹胀满、咳嗽痰多可用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腰痛甚者可加入续断补肝肾强筋骨、伸筋草舒筋活络等。而针对不同的病种,在共性的基础上,采用个性化治疗,如高血压亚健康人群可以在本方的基础上,加入天麻、钩藤、石决明潜阳;冠心病亚健康人群可以添加太子参、西洋参、麦冬补心气,丹参、莪术活血化瘀;糖尿病亚健康人群可以加入石斛、黄连清虚热,益气养阴。慢性肾脏病亚健康人群的音乐疗法也是依据肾虚血瘀的现象采用不同的音乐旋律起到补肾活血的作用。在聆听音乐的同时,曲调、情志、脏气共鸣,达到补肾益气、活血化瘀、通畅精神的效果。养肾曲目《梅花三弄》中舒缓合宜的五音搭配,运用五行互生的原理,反复不断地将产生的能量与肾之精气结合,达到肾精肾气的隆盛。活血化瘀曲调《碧涧流泉》,镇静平和的旋律,安和五脏,调养心神。END我就知道你“在看”支持《国医年鉴》欢迎投稿:gyn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