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生活节奏的逐步加快及居住环境的污染等,人们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亚健康以疲乏无力、精力不够、肌肉关节酸痛、心悸胸闷、头晕头痛、记忆力下降、学习困难、睡眠异常、情绪低落、烦躁不安、人际关系紧张、社会交往困难等种种躯体或心理不适为主诉,通过现代的仪器或方法检测却未发现阳性指标,或者虽有部分指标的改变,但尚未达到西医学疾病的诊断标准。这种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状态,称之为“亚健康状态”。
由于导致上述不适的确切原因未明,现代医学缺乏针对亚健康状态的系统干预措施与手段。已有两千多年积淀的中医学在亚健康状态的干预方面具有很大优势。
《素问?调经论》指出“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正如《中医的真谛》所述“中医辩证应该从五运六气入手,而用药终归要落实到气血”。肝藏血,以血为体,以气为用。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医治病用药好多都要落实到肝。《黄帝内经》认为肝为罢极之本、在志为怒。亚健康状态的疲劳、抑郁寡欢或焦躁不安等特征性临床表现与肝最为密切。从肝论治亚健康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肝喜条达而恶抑郁,一旦抑郁,造成肝气郁结,就会影响肝主疏泄的功能。不要以为肝气郁结不严重,肝郁不舒,很容易化成肝火,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肝火上炎,这样就很容易损耗身体里的肝阴,导致阴阳失调。现在很多气、火、痰、风等病理变化过程,其根源往往与肝气郁结有关。长期抑郁会伤肝,使肝气不顺,气血瘀滞不通。中医提出“不通则痛”的基本理论,抑郁在心,得不到疏导,引起周身气血运行紊乱,身体各个脏器也会受到干扰,就为疾病的产生提供了各种可能。
肝病最杂而治法最广。甚至有“肝为万病之贼”,“肝为五脏之贼”的说法。例如,魏之琇《续名医类案?卷三十五?疡症》称:“《内经》微露一言曰:肝为万病之贼。六字而止,似圣人亦不欲竟其端矣。殆以生杀之柄,不可操之人耳。”清代医学家黄元御在《四圣心源》一书提出:“风木者,五脏之贼,百病之长。凡病之起,无不因于木气之郁”。所以,从肝论治不仅可以解决亚健康的问题,也可以治疗很多疾病。
清代王旭高的《西溪书屋夜话录?治肝卅法》集古今治肝方法之大成,是迄今为止全面论述肝病证治的唯一专著,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为了提高临床水平。笔者曾对“治肝卅法”进行了深入的研习。
延伸阅读:冯涛.秦伯未解《西溪书屋夜话录》“治肝卅法”[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44(05):-.
更多信息请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