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儒风君
来源
儒风大家(ID:rufengdajia)
01
虚
凡因机体虚弱所产生的病症,均为虚症。
阴虚阳虚,体弱多病;气虚血虚,累及全身。
虚病的发生,意味着免疫功能低下。
不仅与机体衰老有关,也与生活习惯有关。
年轻时身体亏空,五十后最容易耗出虚病。
《千金要方》记载:“五脏未虚,六腑未竭,血脉未乱,精神未散,服药必活。”
也就是说,虚病尚未伤及五脏六腑,及时调理还可以痊愈。
一旦病情蔓延到其它器官,意味着津液流失。
引发三高、心脑血管病等,更加严重的慢性疾病。
02
实病
中医讲“六淫”:风、寒、暑、湿、燥、火。
因这六种邪气侵入人体而致病的,均为实病。
人体在未病状态下,脏腑的阴阳盛衰已经有了偏颇。
倘若再有外邪入侵,人体功能活动就必然会失常。
俗话说得好:“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顺应季节更替,警惕寒暑变化,因时因地做出调整。
防患于未然,才是最高明的养生方式。
03
富贵病
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一些疾病的发病率却越来越高。
除了年龄这个不可控因素,还有饮食和不良的生活习惯。
常听人说:“吃出来的病和懒。”
如今很多疾病,都带有富贵病的影子。
《千金要方》有言:“居贫勿谓常贫,居富莫谓常富。居贫富之中,常须守道,勿以贫富易志改性。”
即便生活条件再好,也要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
饮食荤素搭配,饭后适量运动,有益于身体健康。
04
过劳病
人过五十,身体素质大不如前。
忙碌一天,时常感到休息不过来。
要过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到正常的精力和体力。
甚至伴随着失眠乏力,头晕脑胀等症状。
虽然算不上是一种疾病,却也是处于未病与已病之间的一种状态。
这种症状,与西医所说的“亚健康”相似。
《千金要方》记载:“凡人有不少苦似不如平常,即须早道。若隐忍不治,希望自差,须臾之间,以成痼疾。”
一旦出现过劳的症状,务必及早重视起来。
若是心存侥幸,硬撑着不去调理,很可能忍成“慢性病”。
05
情志病
中医理论认为,情志是养生的核心。
喜、怒、思、悲、恐、惊、忧,七情失调使人生病。
养生就是修身养性,心态好才能身体好。
心态不过关,即便是服金丹、饮玉露,也难享高寿。
《千金要方·养性》有言:“凡心有所爱,不用深爱;心有所憎,不用深憎;并皆损性伤神。”
调理情志,贵在中和宁静。
有深爱的事物,切忌过分投入;
有郁闷的事情,也不要过分挂怀。
狂喜狂怒等剧烈的情绪波动,都会有损心神。
书友们,慈怀新书正在火热预售中
欢迎点击下图购书支持我们
作者:儒风君,来源:儒风大家。国学爱好者聚集地,超优质国学内容原创号。有温度,有价值,有趣味,儒风大家,伴你读懂中国文化。
守住本心,保全自己。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