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天已开启高温模式,三伏天调养冬病夏治

入伏,

杭城一年中最热的

“三伏天”正式开启

正是冬病夏治的好时节。

冬病夏治的原理

“冬病”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易加重的虚寒性疾病,由于机体素来阳气不足,又值冬季外界气候阴盛阳衰,以致正气不能祛邪于外,或重感阴寒之邪,造成一些慢性疾病如慢性咳嗽、慢性胃炎、风湿性关节炎、怕冷、体虚易感等反复发作或加重。

“夏治”是指在夏季三伏时令,自然界和机体阳气最旺之时,通过温补阳气,散寒驱邪,活血通络等治疗措施,一方面能增强机体抵抗病邪能力,另一方面又有助于祛除阴寒之病邪,从而达到治疗预防上述冬季易发疾病的目的。

冬病夏治适用于哪些疾病

1、呼吸系统疾病

慢性咳嗽、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反复感冒等。

2、风湿免疫性疾病

关节疼痛及肢体麻木、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等。

3、消化系统疾病

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消化不良等。

4、耳鼻喉科疾病

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等。

5、儿科疾病

哮喘、咳嗽、支气管炎、体虚易感冒、脾胃虚弱等。

6、慢性皮肤病

荨麻疹、冻疮、硬皮病等。

7、妇科疾病

慢性盆腔炎、痛经、经行泄泻、不孕症等。

8、亚健康调理

免疫力低下、亚健康状态、气虚等。

龙德中医三伏贴

龙德中医依据中医“春夏养阳”的理论,选用红花、麻黄、白芥子、甘遂、等道地药材,配合五年老艾绒、大盘山林下有机老姜等优质辅料,艾条用蛋清作糊,朱砂写字,制成三伏贴,贴之于人体特定穴位,使药物阳气、天地阳气激发人体阳气,达到温阳利气,驱逐内伏寒邪,增加人体阳气,提高免疫力,达到治病和养生的目的,使好发于冬季或冬季加重的疾病,不再复发或减轻症状

三伏贴贴敷时间

三伏贴是在每年夏季三伏天时节,自然界和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贴敷。

年冬病夏治三伏贴贴敷时间

头伏:7月11日—20日

中伏:7月21日—30日

中伏加强:7月31日—8月9日

末伏:8月10日—19日

三伏贴的疗程

三伏贴只在每年气温最高的三伏天贴敷三到四次,冬病夏治跟西医不一样,没有特定的疗程,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一般治疗时间长达三年以上,能起到提高抵抗力、缓解慢性疾病发作的作用。

三伏贴贴敷注意事项

1、不要用手抓挠贴敷处,以防感染。敷贴3-4小时后,局部若有发痒发热,皮肤发红为正常;若皮肤出现水疱,涂烫伤膏或雪花膏,敷贴24小时内患者禁用冷水洗澡,不曝晒。

2、慎食辛燥、生冷的食物。

3、不易剧烈运动,以免影响药效吸收。

哪些人不适宜贴三伏贴

1、有严重心、肝、肾、脑疾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严重糖尿病患者、严重过敏体质者、皮肤长有疱、疖或皮肤有破损者;

2、处于疾病发作期(如发热、正在咳喘等)的患者;

3、孕妇;

4、体质壮实易上火之人。

“三伏”其他养生法

三伏天做艾灸,胜过吃补药!

1、排湿寒的效果是平时的3倍:三伏是一年中阳气最足的时候,也是身体排除寒湿伏邪最好的时机,此时来做艾灸可达到三阳相加,即同时利用“天之阳、地之阳(艾灸)、人之阳”三重合力,固本扶正,祛除一切寒湿。

2、预防伏邪潜藏:三伏天阳气聚集在体表,五脏空虚,阴邪伏在体内,没有办法顺畅地排除体外,伏邪容易潜藏在我们的心肺、脾胃、关节,腰臀,到冬季就会出现不适反应。所以我们在三伏天做艾灸就可温养五脏,保持体内阳气,以防此类现象发生。

3、可以疏通经络,保持身心愉悦:三伏天人体会感觉闷热不适,甚至会中暑、晕厥,这是因为人体的经络和穴位被堵住了,通过艾灸把经络穴位打开,疏散这些邪气,人自己就会感到轻松、舒适,从而保持心情愉悦。

4、祛病愈病快速:三伏天艾灸祛病愈病快速,是根除一切疾病根源的时机。在阳气最旺的夏季艾灸,与艾火的纯阳,双重阳气作用于人体病灶,祛除一切寒湿,打通经络。

5、延年益寿:太医窦材在《扁鹊心书》中云:“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气壮则人强,真气弱则人病,真气脱则人亡,扶阳保命延寿之法,艾灼第一。”真元乃元气、阳气,所以,元气是生命之本,是健康之本,长寿之本,福德之本。

“冬病夏治”开始啦!

门诊时间:每周一、周二至周六

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uosd.com/by/125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