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式教育并不是单纯的专业疗法,而是一套整合康复与教学的系统。是贯通式专业团队包括:康复治疗师(PT、OT、ST)/医生、幼教/特教老师、矫形师、保育员、家长、社工。
在引导式教育专家郑毓君博士亲临厦门指导小蜗牛家庭的时候,我们也邀请了首康的康复治疗师一同学习。他们非常认真的学习,好多康复师在书本上有接触过引导式的理论知道,而这是第一次接触引导式教育的实践。学习之后写了一篇学习引导式教育有感。
让康复走进家庭,让孩子更快乐的学习
——引导式教育有感(陈田菁)
今日,来自香港的一位引导式教育践行者——郑老师,实地拜访了小蜗牛家庭,进行家庭引导式教育的指导,我中心(厦门首康儿童康复中心)随同厦门小蜗牛组织,一同参与并交流。
今日有幸作为我们单位代表之一,参与此次活动。踏入孩子家庭,感觉很不一样,那是康复走进家庭的味道。我们日常强调儿童康复不应该只是医疗机构方面的康复,家庭的康复同样很重要,毕竟陪伴孩子的最亲密,最频繁的,是我们孩子身边的亲人,能把机构里的康复一点一点融入日常生活是绝妙的康复途径。我们倡导康复的主要团体其实也应该包括孩子的照料人,如此连同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甚至社会人士,这样孩子的康复则会有更全面而有效。
引导式教育,这对于儿童的康复有着积极主动的理念,着重于发展功能障碍儿自身的主动而积极的需求,追求孩子的全面发展,既要使功能障碍者的功能障碍发生改变,又要使人格、个性发生正向的变化,如智能、认知能力、社交、沟通等能力的提高,进而使功能障碍得到改善。而这些是通过各种“课题”来进行,这些课题应有娱乐性、节律性、意向性,要围绕着功能障碍者的迫切需求来考虑,注重孩子完成课题的目的,最大限度调动功能障碍者本身自主运动的潜能及主动参与意识。
对于,功能障碍儿,一个很基本的一类课题,便是日常基本的生活需求,诸如起床活动、洗漱刷牙、穿衣裤、如厕、一日三餐、转移活动等等。
而今天我们的郑老师主要指导的一块是孩子坐位进食、檫洗手的课题。这样的活动在我们平常看来再普通不过了,但在功能障碍儿,是很重要的,对于简单的动作需要反反复复,不断引导,好让孩子明白她们在做什么,能有意识学会自己做。而这其中学问不少,我们应该如何引导就是一门大学问,首先,如何能让孩子有兴趣主动去做?其次,在课题中如何一步步引导让孩子完成课题?
看着家长们那般认真、真诚的态度,听着郑老师讲的每一点,并把每一个动作细节都亲自去运用起来,那样的氛围很温馨,孩子总体都还挺欢快的,这少不了家长们的热情、真心意的付出,当然,还有亲切温柔的郑老师的精细指导。家长能这般用心去学习,能把自己的精力深入到孩子一天的每时每刻,那真是不容易,我相信,有这么贴心的父母陪伴,孩子在欢快的康复中学习不是难事,对这些家长,突然有了更多的敬佩,他们都是棒棒哒的,希冀孩子的每个今天都尽可能的美好!
这位康复师观察力很强,也希望在她的工作中做点改变,希望越来越多的康复师能够把引导式的理论知道都放到实践当中,也同样希望越来越多的家长也都能够参与到孩子的康复中,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开始。
白癜风最快治疗方法北京到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