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行动之源把荣耀渗透于全宇宙在各地发光或多或少因地而异我曾去过那受光最多的天体看到了回到人间的人无法也无力重述的事物
虽然距唐汉霄和周深合作演唱的这首《末日飞船》播出后已经两个礼拜了,但是笔者对这首歌依旧十分上头,每天循环好多遍,尤其是中间和结尾那段古佛罗伦萨语的独白,在缥缈的音乐中营造出一种人性与神性交织碰撞的空灵感,令人回味无穷。只不过自己笔力有限,实在写不出文采非凡的乐评,满脑子只剩下“真好听真好听”了,没办法,只能在自己稍微擅长的领域发挥一下,跟大家讲讲古佛罗伦萨语背后的历史了。
佛罗伦萨严格来说,古佛罗伦萨语应该叫做“托斯卡纳语(Tuscan)”,是意大利语方言中的一种。要想了解这种语言,那必须得从佛罗伦萨这座城市的历史开始了解。
佛罗伦萨的历史
尽管一提到佛罗伦萨,我们首先想到的都是其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辉煌成就,但这座城市的建立时间要比我们想象的更为久远,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9年,那时凯撒大帝来到此地,将这个地方命名为佛罗伦萨(Florentia)(意为“繁荣”),并把它作为了退伍军人的避难所。所以到今天,行走在佛罗伦萨的市中心,你还能依稀看出那种军事化的建筑风格。
佛罗伦萨市政广场佛罗伦萨从公元10世纪开始发展,到14世纪时渐渐走向繁荣,尽管14世纪初期爆发了政治冲突,但这并未影响佛罗伦萨向前发展的脚步。
年,佛罗伦萨铸造了该城独有的黄金货币——“弗洛林币(florin)”,从此,这座城市成为一个日渐强大的银行中枢,许多佛罗伦萨银行遍布欧洲各地,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资源,就这样,佛罗伦萨逐渐成为意大利乃至整个欧洲的商业中心。
依靠其强大的经济实力,佛罗伦萨的商业行会迅速发展,从而吸引了大量移民,为文艺复兴运动奠定了基础。而佛罗伦萨人的母语——托斯卡纳语(Tuscan)也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文艺复兴与托斯卡纳语
文艺复兴时期最为重要的三位先驱,也是我们高中课本上学过的“文艺复兴前三杰”——彼得拉克、薄伽丘和但丁他们都是佛罗伦萨人。
但丁和《神曲》相信大家对这三位都很熟悉,比如薄伽丘的《十日谈》、彼得拉克的十四行诗以及但丁最著名的长诗《神曲》。而但丁的这部《神曲》,主要就是用自己的母语——托斯卡纳语以及一部分意大利南部方言创作的。
《十日谈》(《神曲》原名《喜剧》(DivineComedy),薄伽丘在《但丁传》中为了表示对诗人的崇敬,给这部作品冠以“神圣的”称谓。后来的版本便以《神圣的喜剧》为书名。中译本通称《神曲》)。
秕糠学会的推动
年,佛罗伦萨成立了一个旨在推崇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语言“托斯卡纳语”的组织——秕糠学会(AccademiadellaCrusca)。
秕糠学会的标志年秕糠学会出版了第一版官方意大利语词典,该词典主要以托斯卡纳语为基础,参考了但丁的《神曲》、薄伽丘的《十日谈》和彼得拉克的诗集《歌本》(Canzionere),在该学会成员的努力下,他们用托斯卡纳语编写的词典和出版物在意大利语言学中很有权威性。时至今日,人们依然认为托斯卡纳语仍是所有意大利方言中“最干净的”,因为它与原始或古典拉丁语最为相似。
结语
相信看到这里,大家应该可以大致梳理出关于古佛罗伦萨语、也就是托斯卡纳语的发展历史了。
托斯卡纳语最初只是一种普通的方言,随着佛罗伦萨经济的蓬勃发展,在欧洲影响力的愈发扩大,托斯卡纳语逐渐成为主流语言。但一种语言要想长久流传还是需要书籍来承载,但丁的《神曲》、薄伽丘的《十日谈》等著作正是托斯卡纳语的最佳载体。后世学者及秕糠学会对托斯卡纳语持之以恒的研究,则为这种本该随着佛罗伦萨的衰落而消失的语言,增添了长久的养分。时隔千年,即使旧日的辉煌早已化为泡影,群星闪耀的时代只能在书中一窥其貌,但古佛罗伦萨语——作为这段悠久历史的见证者,是我们触及那一辉煌时代的最佳媒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