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转自星言说:(ID:xingyanspeak)
1
这两天看到一条热门微博,感叹年左右华语乐坛的美好。
看着那些熟悉的封面,一下子唤起了好多回忆。
周杰伦,林俊杰,潘玮柏,蔡依林,孙燕姿,萧亚轩……
这些名字,几乎主宰了80后的整个青春。
回首年,竟然已经过去快20年了。
我是地道的80后,我的学生时代,是中国乐坛最辉煌的时代。
那是一个百花齐放的时代,后来的歌坛一哥一姐,从那一年开始崭露头角。
后来支配一个时代的音乐人物,也从那一年开始破土。
后来牵动无数人的爱情故事,在那个时候就已经爆发。
大陆,香港,台湾,各地乐坛都有无数经典涌现。
年,有一个特别好听的名字,叫千禧年。
那一年,我上初中。
最喜欢看的杂志是《当代歌坛》,校园里最洋气的设备,是索尼随身听,或者叫walkman。
那时每个学校周围,都会有个音像店,卖着各式各样的卡带,我们每周都会定时光顾。
记得有一天,音像店老板,给我们推荐了一个新的专辑。
他说,有个长得不太好看,卷头发小眼睛,吐字不清的歌手,出了一张同名专辑。
他试听了一下,觉得能火。
半信半疑,花了一周的零花钱买回家,听了一下,惊呆了一下午。
从未有过的曲风,从未有过的魔力。
那个歌手,叫周杰伦。
没有人想到,年他的横空出世,开启了乐坛的另一片天地。
从此以后,他的音乐支配了整个华语乐坛。
那些曾经不看好他的人,后来对他俯首称臣。
当年狠狠批评我们听非主流歌曲的父母,后来也明白,“颠覆与创造”是这个时代的瑰宝。
直到现在,天王的地位仍然没有人能超越。
2
年,是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有人萌芽,有人离开。
现在的90后,也许不知道,“无印良品”四个字,最开始进入我们的视线,并不是因为日本的极简品牌MUJI,而是通过一个男生组合。
他们的名字,叫光良和品冠。
90年代里,这两个声音暖暖的男孩儿组合,创造了无数暖暖的歌。
一开始他们唱《掌心》《朋友》,后来他们开始唱《是你变了吗》,《别人都说我们会分开》。
一首歌,大概也暗示了他们最后的结局。
年,举办完《珍重无印良品再见演唱会》后,组合正式解散。
从此,乐坛没有“无印良品”,只有光良和品冠。
但同样就在这一年,光良写了一首红遍中国的歌,叫《勇气》。
这首歌的演唱者,梁静茹,一战成名。
“终于做了这个决定,别人怎么说也不理,只要你也一样的肯定”。
无数姑娘,在KTV里或点唱给偷偷爱的人,或借着旋律大声宣告自己的爱意。
那时没有人想到,这首歌在多年以后,会被人吐槽三观不正。
更没有人会想到,“谁给的勇气”,会变成一个调侃的梗。
那一年台湾的情歌小天后,不止有梁静茹。
有两个从出道就被放在一起比较的女生,像一阵旋风,席卷了年轻人的耳膜。
一个叫孙燕姿,一个叫萧亚轩。
当时班里喜欢孙燕姿的人,通常排斥喜欢萧亚轩的人。两伙人总是搞的水火不容。
多年以后,我们才发现,她们的曲风完全不同。
能在一个时代里,同时拥有两位独特的天后,多么的不容易。
你喜欢《天黑黑》,而我喜欢《红蔷薇》,你喜欢《开始懂了》,而我喜欢《一个人的精彩》。
每一首都特别好听。
19年,吴青峰在《歌手》的舞台上,重新演绎了萧亚轩的《窗外的天气》。
“你离去,那天忽然倾盆大雨。人总要试着学习,往好的地方走下去。”
薄荷绿少年告诉我们,一切都可以云淡风轻。
而年轻的孩子们,很少知道那是爱娃的歌。
他们为青峰的诠释叫好激动,却不懂他对这首歌的情怀和感动。
3
年,台湾举办《宇宙实力美少女争霸战》。
你瞧,宇宙少女这种称号,十几年前就有了。
三个风格迥异的小姑娘脱颖而出,组成了一个组合出道,名叫“SHE”。
那一年Selina是甜美的少女,她怎么也想不到,10年后,她的人生会因为一场大火改变。
那一年,Ella是名副其实的假小子,梳着短发有着粗线条的嗓音,喜欢叫另外两个人老婆。
却没想到,她成了三个人中,最有女人味,最先生小孩的那个。
那一年,Hebe是典型的邻家女孩,梳着齐刘海,而现在的她早已变成硬核少女,是独自行走的实力派。
此后10年,这个少女组合几乎长盛不衰。
《superstar》《不想长大》《热带雨林》《中国话》那些歌曲,是我们去唱k的必点曲目。
熟悉到什么程度呢?
就是可以告诉同行的小伙伴,打开歌手列表,歌曲随便点,每个人每首歌,都能跟着哼唱起来的存在。
我一直觉得,年的乐坛,是经典组合的元年。
台湾出了“SHE”,香港出了“TWINS”。
钟欣潼与蔡卓妍,两个颜值爆表的少女签约英皇,开始了自己新的人生。
其实那一年,台湾还推出了一个组合,“4inlove”,有一首特别好听的歌,叫《再见中国海》。
一年以后,她们出了一首红遍各大排行榜的歌,《一千零一个愿望》。
在歌里告诉年轻人,只要勇往直前地飞翔,没有到达不了的地方。
时过境迁,多年以后,仍活跃在舞台前的,就只剩下最小只的那个姑娘,杨丞琳。
同样的,年,内地的组合也不甘落后。
刚刚成立的“羽泉”,迎来了自己的巅峰时刻。
前一年一首《最美》横扫各大奖项,这一年又趁热推出了《冷酷到底》。
那时候,班上有两种男生。
一种高冷装酷,喜欢在角落里哼唱《冷酷到底》,一种温暖阳光,在操场上唱着《最美》。
没有人想到,时过境迁,那个曾经风靡一个时代的内地组合,因为羽凡吸毒而跌入低谷,20周年纪念演唱会不复存在。
当时的音乐少年,后来成了油腻的中年。
巅峰低谷,一念之间。
4
年,内地还有一款特别空灵美好的声音,叫金海心。
深夜躲在被窝里,听电台不断放着她的成名曲,真的可以《把耳朵叫醒》。
很多人都会哼唱《那么骄傲》和《猫咪森林》。
现在,我还会经常循环听她的那首《阳光下的星星》。
“你说云落泪了风会吹干她,我问风叹息又怎么安慰呢。你只笑笑不回答,说小姑娘别犯傻。”
她的声音有一种魔力,好像音乐一起,就能把人变回10几年前的那个少女。
直到现在,我都觉得这样的实力派,这样的高辨识度音色,没有一直红下去,真的无比可惜。
那年的大陆乐坛,除了有特别有磁性的女声,还有忧郁少年的男声。
年,朴树发表了让无数音乐人,至今封为神作的《那些花儿》。
“他们都老了吧,他们在哪里啊,我们就这样,各自奔天涯。”
后来趁热打铁的一首《白桦林》,成了无数忧郁男孩儿,在草坪上弹吉他的必唱曲目。
而他,也带着这首爆款,登上了那一年的央视春晚。
5
当然,千禧之年的爆款,一直层出不穷。
年的王菲,发布了我最喜欢的一张专辑——《寓言》。
张亚东操刀制作,林夕为其写词。
《笑忘书》里她说,“时间是怎么样爬过了我的皮肤,只有我自己最清楚。”
是啊,画着颓废的红眼妆,唱着我行我素的歌曲。
王菲这个名字,始终是引领那个时代的时尚icon。
那一年的王菲,早已是天后级的人物,但让她登上所有娱乐新闻头版的,不是她的新专辑。
而是她和比自己小11岁的男孩儿的姐弟恋。
31岁的王菲,爱上了20岁的谢霆锋。
年,两人在《花样年华》庆功宴后牵手离场,正式公布恋情。
那一年,谢霆锋还不是个厨子,而是新晋的人气小鲜肉。
顶着星二代的光环,带着标志性的笑容,在前一年以一首《谢谢你的爱》,成为了当时绝对的流量明星。
年的春晚,他穿着西装,拉着身穿婚纱的董洁轻唱。
彼时的董洁,只是一个替补上场的舞蹈演员,眼睛里满是青涩和纯粹。
那年春晚,谢霆锋唱了我永远忘不了的一首歌《今生共相伴》。
16年后,我和初恋的婚礼上,老公也唱着这首歌出场。
所有人都以为,那是完美童话的开始,却没有人猜到,日后生离死别的遗憾结局。
我们总是这样,猜中了开头,却时常猜不到结尾。
就像没有人想到,多年以后,曾经让无数人魂牵梦萦的冷清秋,成了婚姻里的失败者。
而那个叛逆帅气的少年,也变成了爱做饭的大叔。
唯一不变的,是骨子里的我行我素,和对爱的坚持。
就像他在年发布的那首爆红歌曲一样,《因为爱所以爱》。
“因为我是一个人,只能够对感觉坦白。那些想太多的人,有生之年的不会明白。”
6
那一年的香港乐坛,特别繁荣。
当时最巅峰的女歌手,是郑秀文。
人们最喜欢的电音歌曲,是《眉飞色舞》和《独一无二》。
她和刘德华,在偶像电影里演cp。
从《孤男寡女》《瘦身男女》,我觉得她才是小妞电影的鼻祖。
那时候,我会每天把《终身美丽》单曲循环一百遍。
它的国语版叫《不能承受的感动》,会告诉你“不够爱我的人,再美丽只是个梦”。
那是郑秀文的黄金时代,也是新旧歌后更迭的时代。
那一年,一个被称作低配版郑秀文的女歌手,带着《少女的祈祷》横空出世。
她叫杨千嬅。
谁也想不到,这个带着天后标签出道的其貌不扬的女歌手,日后几年,变成了绝对的香港乐坛天后。
那一年还有一个少年,跳槽到新公司英皇。因为一首《K歌之王》把自己的名字唱响。
他就是陈奕迅。
此后十几年里,他的歌,成为无数人夜半疗伤的终极慰藉。
时光荏苒,这些年我们猛然发觉,那首经典的《十年》,竟然已经是16年前的歌了。
后来,杨千嬅和陈奕迅一起,占据了80后的全部港乐青春,而郑秀文则逐渐消隐。
世事沧桑,人间的变化,很多时候连自己都说不清楚。
就好比那一年的陈小春。
他还不是Jasper的爸爸,也不是应采儿的老公,而是玩世不恭恨不得看一眼,就能把你头拧掉的山鸡哥。
98年因为主演《鹿鼎记》爆红,那个时候,班里所有男生都会唱他的歌。
追不到女孩的喜欢唱《我没那种命》,苦情男孩喜欢唱《抱一抱》《二愣子》,还有《神啊救救我》和《我爱的人》。
多少年后,有了儿子的陈小春,收起了当时的锋芒与倔强,多了一份温暖与柔软。
他不再是苦情男人的代表,而变成了人人羡慕的幸福老爸。
时间和爱可以改变一个人,哪怕是一座冰山,都能遇到把它捂化了的熊熊火焰。
7
年,那是一个歌手比演员更吃香的年代。
是音乐颁奖典礼,比影视剧颁奖礼多的年代,是一个颜值重要,但作品更重要的年代。
很多人说,现在的华语乐坛越来越衰败,好像很久都没有出过特别经典的好歌了。
流行的音乐,是抖音上的洗脑神曲。很多人会唱,却很少有人为其心动。
再也找不到那些有辨识度的声音,每个人每首歌,都变得很相似。
现在的歌曲打榜,要刷流量做数据。
当年的歌曲打榜,更像是神仙打架,每个都配得起第一。
经典的歌曲,不止在于旋律和制作,更有一词一句里的诗意美感和爱情故事。
而现在的歌,你很难找到这种故事了。
我们这代人,开始越来越怀旧。
手机里的歌曲,是老歌的循环,去到KTV,点的还是当年最爱的那些专辑。
不是不愿意接受新的事物,而是真的再也没有遇到,可以让自己疯狂的经典。
那个华语乐坛的巅峰时代,正渐行渐远。
一转眼,年,已经过去19年了。
多年以后,不知道我们这个时代,还有多少歌曲可以留下,还有多少名字会被记得。
但无论如何,谢谢你曾让我们拥有过。
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
end
关于作者:星言,理性双鱼女,海归传媒人。揭穿人生真相,书写暖心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