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姐妹的感情就像塑料花,特别假,但是却永不凋谢。”这个早就被大家所熟用的段子,还真就一针见血。《小时代》中的“时代姐妹花”撕逼撕到天昏地暗,娱乐圈各路小花的友情也是说断就断。“闺蜜”一度随着出轨、背后捅刀子等事例演变成了贬义词。猫酱觉得三言两语讲不清女性之间的友谊,在二元对立的基础之上它存在着太多矛盾和统一。临近年底,HBO再度出马,为观众献上了这个享誉世界的女性史诗。《我的天才女友》不了解它的人刚看名字可能会联想起喜剧《天才少女》,或是以为是部百合剧。并不是的。它是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正剧,开播之后好评如潮。豆瓣9.4、IMDb8.6、烂番茄新鲜度94%。其原著就是被译成40多种语言,全球畅销上千万册的“那不勒斯四部曲”。《我的天才女友》、《新名字的故事》、《离开的,留下的》和《失踪的孩子》。这四部作品在年至年间,以每年一部的频率相继面世,围绕着两位女性半个世纪友情故事展开。不仅版权来之不易,HBO在各个方面都在为还原小说而服务。意大利班底让本剧的意式风味有了保障,对话还采取了即便是意大利人都需要字幕的那不勒斯方言。因此导演在当地从多个孩子里,找出了4个适合角色的女孩。这部剧的选角有多厉害呢?原著党光凭借外貌造型就能大概认出这是书里的哪个人物。萨拉托雷一家故事始于上世纪50年代的那不勒斯,剧组耗时天专门搭建了一个占地平方米的场地,造公寓、教堂和隧道来匹配书中描述的场景。而这个IP的影视化确实值得如此的重视。往小了说,它的情感真挚,引人入胜,细致入微。往大了说,它的设定庞杂,蕴含命运纠葛和女性主义,无数鲜活的个体汇聚成了丰富的群像。其作者埃琳娜·费兰特在年被时代周刊列入世界最有影响力的人。但“她”的身份至今仍是一个谜,甚至性别都未知。既然费兰特选择成为一个“匿名者”,读者便尊重她的秘密,任何试图去揭露的人都会遭到口诛笔伐。陶立夏在《分开旅行》中这样写道:“海边的那不勒斯城,像是天堂里一个阴暗的角落,但丁就在《神曲》中暗示,地狱的入口在那不勒斯郊外。”二战后那不勒斯的贫民区,见不到海的地方总像是被蒙上了一层尘土。富人吸着穷人的血,男人踩在女人头上。女主埃琳娜和莉拉就生活在这种脏乱差的街区,这里最不缺的就是贫穷、纷争与阴谋。幼年的埃琳娜是班上乖巧的优等生。天赋异禀的莉拉崭露头角,埃琳娜就不再是第一。莉拉的不羁与智慧使其他同龄人避而远之,但埃琳娜却被牢牢吸引。在一次竞赛上,莉拉打败了比自己年长、家境好的高年级男生。从此,她成了埃琳娜心中的勇士和榜样。她觉得如果自己模仿莉拉,就也能成为能在这种环境中茁壮生长的强者。莉拉敢孤身一人向一群男生砸去石块,被富家子弟扇耳光威胁也不肯屈服。这些性格与品质,都是埃琳娜所奢望的。所以莉拉做什么,她也就做什么。这两个同样不服输的女孩彼此欣赏,却始终都在暗中较量。超乎常人的头脑让莉拉思考得更多,看得更清。挥霍般地利用天资去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她敲响大佬阿奇勒的家门索要丢失的洋娃娃,拿到了一笔钱去买了本《小妇人》,希望自己也能靠写书赚钱。埃琳娜虽然壮着胆子没有临阵脱逃,却也只是站在莉拉的身旁不敢做声。比起莉拉,她更像是一个冷静观察的学习者,而且在这一点上做得相当出色。穷人家的孩子上完小学之后不是上中学,而是打工养家。那时,没人愿意在经济困难的条件下供一个女孩读书。只是埃琳娜的父母比莉拉开明一点。这点不同,就使她们各自步入了两种人生轨迹。莉拉提议翘课去看看大海,她们走到了离家和离海都有点远地方,莉拉却反悔选择了回家。海是一个美好的愿景,家是一个破败的归宿。那是她第一次自愿的退缩。擅自出游的埃琳娜回去受到了惩罚,莉拉对此并没有十分愧疚。事实上,最让莉拉心痛的不是看到埃琳娜身上的伤,而是得知埃琳娜依旧能去上中学。她因为上学的事情和父亲吵得不可开交,后来却被狠狠地扔出了窗外。撞上埃琳娜目光的一刻,莉拉还是嘴硬地说着不疼。原本对莉拉赞赏有加的老师,深知出身于这种家庭的她已经无可救药。老师对莉拉的态度变得冷漠,转而多分给埃琳娜一份关照。可上了中学的埃琳娜发现,自己还是活在莉拉的阴影下。自学拉丁语的莉拉不仅学得更好懂的更多,长成少女的她也使许多异性为之倾倒。她们嫉妒彼此,成就彼此也能毁灭彼此,这是一种同时伴着牵挂与博弈的友情。毕竟这种情谊诞生于卑劣的街头而非纯白的童话。出生于此的她们见惯了栽赃陷害、利益争夺,拉帮结伙、暴力行凶、妇女哭嚎……书中说:“那不勒斯一直都是这样:分割、打碎又重建、钱就流动起来,创造劳动的机会。”在新年夜上,莉拉的哥哥里诺在天台上放着烟花,和对家不停地叫板。他那么的歇斯底里,像一头被激怒的野兽几近失去理智。目睹着这一幕,一股伤感的情绪在莉拉的心中泛起涟漪。她称之为“消失的界限”。昔日疼爱她天真地想供她上学的哥哥,如此地被同化污染。现实的黑暗吞噬了一切。保持着斗志与活力的莉拉既与这里的人与事格格不入,又努力找寻着出路。埃琳娜之所以跟随着她的步伐,也是因为想活出不可能中的可能。若是没有相互的陪伴,就仿佛是丢掉了自己另一半的力量,她们该会失去多少潜能与精彩。如果不是读过小说,谁能想到曾经的躁动与付出都奔向那个令人唏嘘的结局。两个同岁的女孩,从童年,青春期乃至整个人生,都在男权社会里和既定的命运反复搏斗。那不勒斯的一段往事,唤醒的是每个人积压于心底的一部分记忆。
转载请注明:http://www.luosd.com/fl/15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