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拿单?爱德华兹(著)
朱路张纯益翻译
年8月
第五部 回答反对意见“如果我对神心怀敌意,那为什么我还能对上帝表现尊敬,甚至还经验过一些宗教情怀呢?”
耶稣回答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你们找我,并不是因见了神迹,乃是因吃饼得饱。”
——约翰福音6:26
未重生得救的自然人听到这个教义,可能会反对说,他们其实时常向神表示出尊敬。这种向神的尊敬使很多人以为自己绝对不会是神的敌人。他们在家里有祷告,在公众中有敬拜,并且把崇拜之事尽力地做的体面。这一切事上他们都对神表示出极大的尊敬。他们在祷告中用许多尊敬的话语称呼神。他们在和神说话的时候,措词语气、举手投足,处处都表现出尊敬,怎么可能是神的敌人呢?
对此我回答,你所做的这一切都不过是假冒而已。看上去的尊敬是装出来的,其中没有真诚。这些外表的尊敬,不是心里的尊敬,是一场作秀,仅此而已。你用彩绘的幕布把敌意遮盖;你伪装成朋友心里却是死敌。你外表尊敬他,心理鄙视他。你装出的尊敬连你自己也欺骗了。只是你忘了上帝不看外表而看人心。
在这里请考虑:
1.自然人对上帝表现出的尊敬,大多数出于从小的教养。他们从婴孩时期就被教导说应该对上帝表现出尊重;他们被教导讲到神要用敬词;参与敬拜要举止端庄。他们从小看见大人这样做就自然效法。
其实这和那些在不敬畏神的家庭环境里长大的人一样;那些人听见父母随意妄称神的名,满嘴脏话,时常亵渎,他们就自然的学习,照样行,成了长大以后的习惯。同样的,你学会了对上帝举止恭敬,只是因为你从小就是在对上帝恭敬的环境下长大的。这并不表示你比那些人对上帝有更多的发自内心的尊重,只是因为他们接受的是一种教育,你接受的是另一种教育。在异教国家里长大的人,从小就被教导敬拜那些金、银、木、石所造的人像和兽像,《何西阿书》13:2“有人论说:“献祭的人可以向牛犊亲嘴。””在世界的另一些地方,人从小所受的教育是要拜那些蛇类,向它们表示尊敬。甚至还有别的地方,他们从小所受的教育就是直接敬拜魔鬼,向以身体的形式在他们面前出现的魔鬼表示敬畏和尊重。你对上帝的尊敬与这些类似,并不比这些人从小养成的宗教习惯有更好的基础,因为形成的原因都是一样的环境的塑造,这一个不比那一个更有价值。
2.你所表示出的尊敬是被迫的。你来到神的面前,向他表示尊敬,使用非常敬虔的词语,语气举止充满敬意,表情庄重严肃;你又表示出谦卑,用许多肢体语言表示出敬畏,这一切都是出自于恐惧。你害怕神让他的愤怒实施在你身上,所以你就装出对他的敬畏,好使他不至于向你发怒,《诗篇》66:3“因你的大能,仇敌要投降你。”这节经文的原文是“因你的大能,你的仇敌要向你撒谎”(译注:这个原文也出现在和合本圣经页旁的注释中)。也就是说仇敌向上帝做出伪装的顺服。你在宗教中所做的一切事都是装出来的。因为神大而可畏,你不得不装出敬畏顺服。你在上帝的手中,他有能力毁灭你,因此你不得不装出敬畏,如同一个人落在敌人的手中,不得不向他的敌人表示尊敬,虽然与此同时如果他得到了机会,一定会逃走;如果有合适的机会,也会毫不犹豫的取仇敌的性命。
3.你向神举止恭敬的原因不是真正的敬畏,而是因为你想从中获益。你对自己利益的考虑,而不是对神的敬畏,成为你宗教活动的动机。你计划感动上帝,好赐给你他为属他的孩子们所预备的福祉,就像当年寻找耶稣的人群,他们称他拉比,要立他为王,这不是反映他们在心里真的尊敬他,真的以为他配得君王的荣耀,配得他们真诚的顺服,而是因为那些人想“吃饼得饱”,《约翰福音》6:15,25,26,“耶稣既知道众人要来强逼他作王,就独自又退到山上去了。既在海那边找着了,就对他说:“拉比,是几时到这里来的?”耶稣回答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你们找我,并不是因见了神迹,乃是因吃饼得饱。”
所有以上这些表面的敬畏都不能证明你不是上帝不可调和的敌人。如果你自己肯检查你的祷告和其它在信仰上所行的义务,你自己的良知就会告诉你,你所作出的对上帝的敬畏都是表面上的,都是假冒伪善。你经常在祷告中高谈阔论地讲述上帝多么伟大、荣耀、无限圣洁,好像你真的因为他的这些属性而尊重他一样;而与此同时你心里对神的这些伟大和荣耀,一点感觉也没有。你并没有对他的圣洁本性的卓越性真正地感到其荣美之处。你自己的良知也会告诉你,你经常假装表示感恩;你告诉神说你感谢他让你存活,感谢他诸多的恩典,而说话的时候其实心里一点感恩也没有。类似地,你告诉上帝说你多么多么的不配,是一个多么邪恶、可怜、无助的堕落的被造,说话的时候其实心里根本没有对自己的不配有任何谦卑的认识。
如果前面提到的那些拦阻你的敌意显示出来的因素被除去,你的表面装出来的尊敬也会立刻消失;拿走为你自己的利益的考虑,那一切表面上的爱、尊重、敬畏也都会随之消失。这些事的出现并非与不可调节的敌意相矛盾;连鬼魔也曾向基督显示出尊重,就是当他担心神的儿子来使他受折磨,希望基督不现在就叫他受苦的时候,《路加福音》8:28“他见了耶稣,就俯伏在他面前,大声喊叫,说:“至高 神的儿子耶稣,我与你有什么相干?求你不要叫我受苦!””
有些人可能会以另一个理由,就是以他们有时所感受到的宗教情感上的经历来否定他们是神的死敌。他们可能会说,当他们在祷告中来到上帝面前的时候,他们不但使用尊敬的言辞和姿态,而且他们的祷告是带着感情的,他们的祷告伴随着眼泪。这在他们看来,足以证明祷告发自内心。但我要回答,这些感情可能是有别的来路,而不是从对神真正的敬畏来的。
(1.)它们可能来自于对自己的爱,而非对神的爱。如果你曾在神面前哭哭啼啼,这可能是因为你可怜自己的悲惨处境,是因为你对自己的爱,而不是因为你对上帝的爱和尊敬。你为自己的罪洒下眼泪,可能是因为这罪得罪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是因为这罪得罪了神,《撒迦利亚书》7:5““你要宣告国内的众民和祭司说:‘你们这七十年,在五月、七月禁食悲哀,岂是丝毫向我禁食吗?”
(2.)骄傲和自我感觉良好常常对那些未重生得救的自然人的情感有很大的影响。这等人祷告之间对自己所做的感觉良好,这种自我感觉反过来影响他们自己。他们为自己的良善而感动。人的自义常常使人为自己感动得流泪。他们流泪是因为看见自己在神面前是这么谦卑良善。他们想象神看他们一定也是被感动。这种自我感觉往往影响他们与神交往时内心所经历的情感。很普遍的情形是大量的骄傲溶解在人的眼泪里。所以你有宗教情感的经历不能证明你就不是神的敌人,可能恰恰证明你是神的敌人,因为就在你的那些眼泪之中,你无故的骄傲,抬高你自己,与神作对。
(3.)自然人的宗教情感常常来源于他们对神的错误认识。他们照着对人的想法来想上帝,好像上帝会受他的情感的影响、左右。他们以为神看见了他们为神所做的就大受感动,这反过来影响他们的感情,使得流泪更加恳切。他们想象着上帝是如何的爱着他们,是如何做他们的良朋密友,而这样的自我陶醉更激发他们敬拜时的感情投入。但是基于对于上帝的错误认识的这种情感,丝毫不能证明他们不是那个真正的上帝的死敌。没有证据说明人仅仅是因为被感动、在祷告中洒下眼泪,他们就不是仇敌。扫罗曾被大卫的责备深深感动而自责;当大卫责问扫罗为何追杀自己的时候,他的话深深地激起扫罗在情感上的反应,《撒母耳记上》24:16“大卫向扫罗说完这话,扫罗说:“我儿大卫,这是你的声音吗?”就放声大哭”又见《撒母耳记上》26:1,10。扫罗当时如此感动,以至于放声大哭,称大卫为自己的儿子,虽然不久之前他正在寻索大卫性命,但是我们看见扫罗的这种感情丝毫不能够证明他已消除了对大卫的敌意,他流泪之前和流泪之后从来都是大卫的死敌,非要将之除去而后快的。扫罗的敌意从来没有离开他。接下来的故事就是扫罗又如何开始了对大卫的新一轮的追杀。
约拿单·爱德华兹(也译作乔纳森·爱德华兹),英文:JonathanEdwards,(-)是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著名的清教徒布道家、神学家。推动北美殖民地的“大觉醒运动”,引导日益脱离教权主义的民众重新归向基督。被誉为清教徒王子。
迦南之约,青年基督徒的生活圈。期待你与我们同行!北京哪家医院看白癜风专业甲氧补骨脂素洗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