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时代爱上收听radio里那个流行音乐频道,尤其里面有一个音乐排行榜,一次十首,从第十名,倒着揭晓,越往后听越好听。大多数情况下,我都双手同意榜单的结果,深感“英雄所听略同”。但也有怀疑的时候,比如觉得亚军比冠军不差嘛,甚至觉得那个第五首、第七首也都蛮好,至少提前到前三名,才公允嘛……且听也评,寂寞单调的日子也便多了许多色彩。
读研究生,还在一个城市里,于是有了继续享听排行榜的机会。而且,以前在郊野山脚下的校园,现在到了市区中心,分明与电台的物理距离更近了一些。电台信号上似乎也更好了些,当然也许不过是我的一种幻觉罢了。
以前大学时听排行榜,时间宽裕,大把的用于专门听榜,研究生时期,就没有那么奢侈了,因为课业全靠自立,生活皆需自理。举例说,烧饭就需要花去不少时间,好在我还算喜爱烧饭,加上发现烧饭的同时思考一些事情,似乎能够更加投入、高效,于是,竟有些偏好这种氛围与状态了。音乐排行榜播出是在晚饭时分,于是,边烧饭边听榜,每每成了一段浪漫的欣享时光。《风吹麦浪》惊天之美的旋律,便是在那样的一个场景里,悠扬飘来,绕梁不去……
李健我记得,那时我还不多么知道李健,轮到对他那首的介绍,一晃而过,没有细听,因此,直到曲子攫住了自己,震撼了自己,征服了自己,我才一下子问起:这是谁的作曲?
好在听到了这首神曲的名字,以便让我空下来时,一查这首自己确信必然会风靡爆红的曲子的作曲人与演唱者。好久没有听到如此让人醒耳,让人愉悦而又振奋的旋律了。我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去跟人推荐,分享,“嘿,新出的《风吹麦浪》,听了吗?”
但印象中,我记得第一次打榜的《风吹麦浪》只是五、六名的位置,成绩并不耀眼。这也是我最觉质疑的一次,我认为,这首歌必定后来居上,大红流行!当然,打榜的确也不是一成不变,是不是好歌良品,几轮下来便可见分晓。而与有的好歌一出世,便一连多周累月霸榜、毫不含糊蝉联冠军的那种相比,更显实力与传奇的或许更在于,最初名次不高,但温火渐炽,厚积徐发,大器晚成,终于一朝闪耀乐坛的那种!《风吹麦浪》无疑正属于后者。
孙俪李健版《风吹麦浪》当然,《风吹麦浪》也不是至善至美,否则也不会这么慢热慢红了。我以为,作词并不完美,虽然也是李健自为,但与飘逸空灵的旋律相比,总觉有那么一点“不配”。也当然,白璧微瑕或许也是常态,随以时日,磨合陈化,也便是独有经典了。
喜欢《风吹麦浪》,也还因为,自己生于农村,自小不陌生麦子、庄稼,在收割机兴起前,着实的握过镰刀,当过“手割机”。我没有感到过《风吹麦浪》所要申抒表达的那种“轻盈的美丽”,因为镰刀与麦穗都是沉重的。但我依然喜爱这首歌,不为别的,为我们面对麦田之海时,都是无条件的热爱、歌颂与膜拜。我也相信,这份热爱,归根结底是同一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