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观复静笃观复博物馆
静笃君按:但丁阿利吉耶里的《喜剧》从这里开始。(但丁语)
诗人但丁(阿利吉耶里,DanteAlighieri,-),是十三世纪意大利最著名的六零后,他出生于佛罗伦萨贵族家庭,身为市议员和行政官,青年但丁不可避免地陷入了政治斗争的泥潭。由于带头反抗教宗博尼法齐乌斯八世吞并托斯卡纳全境的企图,但丁在年1月27日以贪污公款、对教皇大不敬、扰乱和平之罪过被判处巨额罚金并流放托斯卡纳境外两年。由于当时但丁并不在佛城,也没打算认罪悔过交付罚金,因此又被判永久流放。
▲被流放之前的《青年但丁像》
文艺复兴艺术先驱乔托迪邦多纳(GiottodiBondone,-)作
佛罗伦萨圣十字大教堂
从37岁开始,但丁就再也没有回过他深爱的故乡佛罗伦萨。年,56岁的但丁在意大利北部小城拉文纳去世。但丁一生倾注心血的作品——《神曲》(原名《喜剧》)——就创作于他被流放在外的这人生最后的十九年里。诗中的但丁35岁,他在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引领之下开始了地狱之旅。《地狱》开篇,诗人开宗明义:“人生旅程我方过半,便身陷暗林,路已迷失,且方向不明。”但丁自己在年写给友人的信中说:“但丁阿利吉耶里的《喜剧》从这里开始。”然而,但丁逝世于此书付梓之前,他的手稿由两个儿子整理编辑注释出版,诗人终其一生未能看见自己的诗作成书。
▲佛罗伦萨但丁故居
《神曲》里充满了诗人对故乡佛罗伦萨的回忆,从《地狱》到《天堂》,他常常提起佛罗伦萨城。这部作于流放期间的思乡之书,使但丁成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意大利民族最伟大的诗人、意大利文化的象征、意大利白话文学和现代意大利语的奠基人以及“文艺复兴的第一位诗人”。
▲《但丁像》
佛罗伦萨乌菲齐博物馆
在文艺复兴画家多梅尼科迪米切利诺(DomenicodiMichelino,-)为佛罗伦萨圣母百花圣殿创作的湿壁画上,我们可以看到但丁以及年左右的佛城风景。只见但丁左手持《神曲》,右手指向坠入地狱的罪人们,他身后是炼狱、天堂和佛罗伦萨城:
▲《但丁与神曲》
文艺复兴佛罗伦萨画家多梅尼科迪米切利诺作
现藏于佛罗伦萨圣母百花圣殿
《神曲》(DivinaCommedia)是诗人但丁在被流放期间所作长诗,原名为《喜剧》(Commedia),后由薄伽丘加上了“神的”(Divina)这个修饰语,于是有了如今我们常见的“神的喜剧”(即《神曲》)这个名字。王国维曾将DivinaCommedia翻译为《天国喜剧》。
▲《神曲》手抄本(CodexAltonensis,-)
“喜剧”Commedia一词由两部分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