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神曲 >> 神曲前景 >> 华语乐坛再无天王天后

华语乐坛再无天王天后

北京中科白殿疯醫院 https://yyk.39.net/hospital/86297_lab.html

腾讯音乐娱乐盛典(TMEA)去年年底评选出的十大热歌,与其说是“歌”,不如说BGM更合适。一眼望去,全是抖音视频循环播放的洗脑神曲。

腾讯TMEA评选出的年度十大热歌

颁奖晚会上的情况更加魔幻:这边是周杰伦在深情弹唱“给我一首歌的时间”,那边则是十大热歌30秒副歌的大串烧——毕竟观众只被副歌旋律洗过脑,根本记不住歌手和歌名。

晚会分割出了两个世界,一边是华语乐坛的黄金时代,一边是抖音神曲的洗脑时代。只是后者的存在感似乎碾压了前者。

社交媒体上,不仅有“华语乐坛姓华还是姓抖”的调侃,“华语乐坛药丸”的声音也再次出现。

很多网友在怀念华语乐坛曾经“神仙打架”的盛况,而如今天王天后已经断层:陪伴一代人青春的周杰伦和五月天,都出道于年以前;AppleMusic评选出的中国大陆最热歌曲榜单,前十排名里周杰伦横扫九席。

伴随天王天后衰落的,是抖音神曲以“病毒”般的速度蔓延。虽然榜单引发争议,但毋庸置疑的是,按照数据,这的确是平台上播放量最高的歌曲。有乐评人甚至评价,“热歌反映的是民意”[1]。

本文试图探讨两个问题:

1.为什么华语乐坛再难出天王天后?

2.为什么“抖音神曲”这么泛滥?

年6月23日,女团选秀节目《创造》成团夜热搜霸榜。“火箭少女”、“杨超越划水”等话题大面积刷屏。而这场“pick小姐姐”的网络狂欢,两个月共登上一千次热搜,光成团夜就有次[2]。

同一晚,第29届台湾金曲奖却无人问津,哪怕拿奖的是陈奕迅。这一华语乐坛规模最大的颁奖礼,逐渐失去原有的影响力。

当偶像明星都供给过剩了,为何华语乐坛反而没有诞生新的天王天后?

这种断层的本质是因为掌握造星话语权的主体变了。

华语乐坛的黄金时代,也是唱片公司拥有绝对话语权的鼎盛时期。以华纳唱片为例,旗下坐拥郑秀文、张惠妹等华语乐坛五大天后,可谓群星璀璨。唱片公司一手包揽了从发掘新人到包装企划再到发专辑卖唱片的全部流程。

唱片公司拥有一套完善的造星机制:先把歌曲demo寄到电台做一轮打榜,再由歌手参加《音乐风云榜》等电视打歌节目,确保歌手本人出圈,歌曲也有传唱度[3]。

作为造星环节的一环,各类风云榜有不小的影响力。拿《东方风云榜》举例,不仅推歌,萧亚轩、林俊杰、容祖儿都参加过打歌,还用论坛的形式探讨行业,无论是李宗盛、罗大佑等音乐天王,还是王晓峰、张晓舟等乐评人,都作为嘉宾在论坛出现过。

年的东方风云榜研讨会把主题定为了“网络和无线通讯技术发展是否会消灭唱片行业”。主办方让嘉宾和媒体预测“何时实体唱片会消亡”,最终平均下来的答案是年。

行业早就注意到了新媒介的冲击。唱片行业是否会消亡不好说,但它建立起来的造星机制,在年左右就开始松动。电视和在线视频平台开始成为主导。

在盗版和流媒体冲击下,实体唱片售卖举步维艰。曾给“摇滚老炮”崔健发过唱片的北京世纪星碟,在年签了张瑶后就再没推过新人。在总经理王晓京看来,张瑶从包装到推红至少万,而回报率低到只有20万。赶上年超女攻占报纸版面,注意力全被抢走[4]。

不再推新人已成为唱片公司的共识。对他们而言,从零开始造星属于沉淀成本,投资回报比太低。而选秀节目没这种苦恼,因为他们把造星的过程本身变成了生意。

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开启了国内选秀元年,“草根变明星”的励志故事,让多少人熬着夜用短信给春哥、笔笔和张靓颖投票。到了年,爱奇艺的《偶练》、腾讯视频的《创造》打开“偶像团体元年”,开始批量生产偶像。

选秀模式营造出了一种与偶像共同成长的感觉。一群素人的出场费很低,在一路竞演成团的过程中,


转载请注明:http://www.luosd.com/zl/14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