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丁(AligieriDante,一)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个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他与其先辈的最大不同,是以一个大诗人的身份来阐释其文论思想。这在诗人和艺术家因地位低下而难以登堂人室的一千年来,没有先例。
但丁出身在佛罗伦萨的一个小贵族家庭,自幼好学,青春年少即获抒情诗人的美名。在他生活的时代,时逢佛罗伦萨党争最激烈的时期,归尔弗党代表市民阶级,主张依靠教皇统一意大利;吉伯林党代表封建贵族,称为皇帝党。但丁在青年时代加人归尔弗党,积极参加反对封建贵族的斗争。归尔弗党取胜当政后又分为黑、白两党,但丁属于白党,亲近工商界和人民,一时成为显要人物,当选为佛罗伦萨六大执政官之一。年黑党在教皇和外国军队支持下主政佛罗伦萨,置罪于但丁,判处他终生流放。但丁在近20年流放生活中,始终坚持反对教皇干涉内政,追求建立统一的意大利国家的政治理想,不向反动势力屈服。年客死于拉文那。
但丁的著作主要有《新生》、《飨宴》、《神曲》、《论俗语》、《王政论》等,反映了人文主义思想的萌芽,又带有中世纪经院神学的某些印迹。其主要文论思想如下:
一.诗为隐喻说。
诗为隐喻说是但丁继承托马斯·阿奎那隐喻解经四义说而形成的文论思想。但丁亡命维洛那时,出于对年轻的斯加拉大亲王的感激之情,向其献上《神曲》中他尚未写完的《天堂》篇,并附一信为《天堂》篇作解,这就是今见的《致斯加拉大亲王书》。信中但丁系统阐释了诗为隐喻说的文论思想:为了进一步阐述我们的意见,必须说明这部作品的意义并不简单,相反,可以说它具有多种意义,因为我们通过文字得到的是一种意义,而通过文字所表示的事物本身所得到的则是另一种意义。头一种意义可以叫做字面的意义,而第二种意义则可称为譬喻的或者神秘的意义。
为了更好地阐明它的意义,这种处理方式可以就下面这行诗考虑一下:“当以色列逃出埃及,雅各的家族逃出说外国语言的异族时,犹太就变成他的圣域,以色列就变成他的权力。”假如就字面而论,出现于我们面前的只是以色列的子孙在摩西时代离开埃及这一件事;可是如果作为譬喻看,它就表示基督替我们所作的赎罪;如果就道德意义论,我们看到的就是灵魂从罪恶的苦难到天恩的圣境的转变;如果作为寓言看,那就是圣灵以腐朽的奴役状态转向永恒的光荣的自由的意思。虽然这些神秘意义都有各自特殊的名称,但总起来却可以叫做寓意,因为它们同字面的历史的意义不同。
这段文字中,但丁明确指出诗有字面的、譬喻的、道德的、寓言的四种意义。这就要求阐释者在解索文学作品时,要由字面意义深入作品的内层,去发现微言大义,揭示文学作品的深层内涵。关于文学的这四种阐释维度,早在《飨宴》中已有详实论说。但丁认为,举凡一切文字均可根据四种意义来理解,其一为字面义,即严格限于字面之上的意义;其二为譬喻义,即用一件美丽的虚构外衣包裹起来的真理;其三为道德义,即寓示最秘密的事宜,只宜让数人参与的道理;其四为寓言义,即文字所表现出的属于永恒光辉的更高层次中的东西。
比较但丁前后对诗为隐喻说的一贯看法,不难发现,他是无丝毫不爽地接过了托马斯·阿奎那隐喻解经四义说的名称,但他把解经的隐喻阐释学用来解释世俗文艺,则可标示一个时代的转变。《西方文论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