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作者:常教员制图:孙绿/编辑:酸奶泡文物是我们了解过去的最直观途径。小如瓷器、玉器、书画,大到青铜器甚至古建筑,即便是旧,我们也能从中领略到昔日风貌。但有一样文物例外,就是音乐。古人爱听的“神曲“什么样,是个难解之谜。音符不能跨越时空,但好在还有曲谱,不过中国古代曲谱可不是现在的五线谱,好懂一点儿的是宫商角徵羽,难懂的则如天书一般。天书一般的神曲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薪火相传,不仅重现“天书”胜景,还在努力将之写成当代乐章。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年),敦煌鸣沙山第十六窟边,出现了两个探头张望的身影。他们步入洞窟,摸索了一番,发现其中一面墙敲击起来似有空洞的回声。破开墙壁,他们没有发现金银财宝,却发现了深藏其中的藏经洞,当中积满了写卷、印本、画幡、铜佛等。这可是一个了不得的发现,此前在其他洞窟里还从来没有过数量这么大的古籍。斯坦因从藏经洞中搬出的经卷思来想去,他们觉得这些古籍善本还是需要得到官府的保护才好。两人连夜包了两册经卷,赶赴县城,希望得到县太爷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luosd.com/bx/15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