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月暴涨43%之后,上海学区房要凉了?
自3月16日上海市教委公布《上海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改革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之后,网传上海知名老破小+双学位小区梅园开始暴跌,有网友称新政公布前房产评估万,新政后房价变成了万,一夜下降了60万。
5个月不到,涨幅高达43%
多年来,教育领域的焦虑直接传导到了房地产领域。
易居研究院对上海浦东大三林板块、张江板块和黄浦区三个学区相对热的区域/板块进行分析发现,这三个区域/板块的价格在年较为稳定,而到了年尤其是二季度开始,浦东三林板块、张江板块开始出现价格明显上涨,同时市场开始出现一房难求、哄抬房价、预期不稳等乱象。
而黄浦区学区房则相对保持了平稳,究其原因,在小升初阶段黄浦区采取学籍对口升学,而浦东地区采取的是“户籍对口”政策,这意味着买到相应的初中学区房即可入学,而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令局部地区房价高热。
最疯狂的表现莫过于浦东梅园街道,建成于年的老破小由于对口大名鼎鼎的“建平西”,其二手房价每年入学季之前都会迎来一波上涨,从未出现过跌势。
本轮上涨从年5月开始发酵,并在10月份开始猛涨,5个月不到,涨幅高达43%。
在学区房疯狂涨势的助推下,上海全市二手房行情也一路走高:年4月~年1月连续10个月保持2.4万套~4.45万套的月成交套数,其中最高峰出现在年1月,此后楼市新政叠加春节假期,2月份成交套数有所回落。
一夜下降60万
就在所有人以为学区房的疯狂还将持续的时候,上海市教委近日出台的一则新政却给上海的学区房浇了一盆大大的凉水。
3月16日,上海市教委公布《上海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改革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
根据新政:
委属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名额分配招生计划占其招生计划总数的65%,原则上按人数比例分配到各区,分配到各区的计划中须有不低于20%的比例以均衡、随机为原则分配到不选择生源的初中学校。
“全覆盖”、“所有不择生源的学校”,意味着顶级公办初中和不入流的“菜中”,站在了同一起跑线——名额分配面前。而决定名额数量的,不再是区统考成绩和生源口碑,也不再是初中有没有亲爹(同集团高中),而是学生人数。
新政出台之后不久,3月19日下午,上海市房地产经纪行业协会向沪上全体房地产经纪机构发起“规范房源挂牌和信息发布的自律倡议”。倡议聚焦房地产中介领域房源信息发布不规范,“学区房”不实宣传,挂牌价格虚高等社会和老百姓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