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姆尺度最大的小说面纱婚姻比爱情复杂

20岁时,医院学医。

那年复活节的假期里,他揣着20英镑,旅行到佛罗伦萨,细心钻研易卜生的戏剧,希望在翻译中学到大师的技巧。

翻译累了,就出门走走,回到住处时,又和出门时一样纯洁无瑕,继续研读但丁的《神曲》,读到《神曲》里关于皮娅的那一段时,房东的女儿给他讲了一个故事:

皮娅是锡耶纳的一位贵妇人。

她的丈夫怀疑她和别人通奸,又因畏惧皮娅身后的家族,不敢直接置其于死地,于是便将皮娅投入充满毒气的城堡中。

可是过了很久,皮娅依旧活着,这让她的丈夫忍无可忍,直接将她从窗户扔了出去。

这个故事让毛姆印象深刻,因此反复琢磨,最终,他以此为灵感讲了一个表面写“通奸”实则讲“人性”的故事,就是小说《面纱》。

揭开生活的面纱,人性被一层层展露出来,或好或坏,或悲或喜。

01

凯蒂的父亲是一名普通的律师,为妻子和儿女辛劳了一辈子,可是她的母亲贾斯汀夫人,是个野心勃勃、投机钻营、吝啬的愚昧妇人,她看不起丈夫,因为丈夫没有雄心壮志,没有向上爬的野心。

在凯蒂的母亲看来,丈夫没有给她带来荣耀的生活,简直就是罪过,所以她想方设法逼迫他,数落丈夫时也毫不留情,要是他不愿意,她就开始闹,闹得鸡犬不宁,直到丈夫疲于应付而举手投降。

贾斯汀夫人呢?她趋炎附势,25年来,被她邀请到府上的人,无一不是地位卓著,身份尊贵的人。

眼看丈夫已经没有飞黄腾达的希望,她就将希望放在女儿身上。

凯蒂和妹妹比起来,长得很漂亮,从小就是个美人胚子,她有一双大大的褐色眼睛,并且总是水汪汪、充满朝气,还有一头棕色鬈发,牙齿洁白,皮肤也好看。

可是,尽管如此,她的长相也不会太出众,虽是小家碧玉,但绝对算不上倾国倾城。

贾斯丁夫人意识到,凯蒂凯蒂必须在含苞待放的第一时间嫁人,对于女儿的婚姻,她费尽心机,倾注了所有希望,她志向远大,为女儿物色的不止是美满的婚姻,更是一个出色的丈夫,一个足以给家庭带来荣誉的丈夫。

于是乎,她使尽浑身解数,让女儿得以受邀参加各种舞会,结识各路有为青年,希冀凯蒂能嫁入豪门。

在各种各样的人群里,凯蒂学会了左右逢源,处理各种关系也八面玲珑,可是一直没有完美的求婚者出现。

久而久之,凯蒂年纪也大了,还是没有找到一个十全十美的求婚者,身份地位一般的,她看不起,身份尊贵的,又看不起她。

就这样,凯蒂就一直拖着。

王尔德说:浅薄是世间最大的邪恶。

面纱揭开,一张张浅薄无知的嘴脸,暴露无疑。

02

作为母亲的骄傲,凯蒂却一直没有找到如意郎君,直到25岁,还是大龄单身女青年。

可平平无奇的妹妹多丽丝,却找到了门当户对的准爵士未婚夫,这让母亲对凯蒂越发失望,可是她忘了,凯蒂之所以如此,全是她这个做母亲的功劳。

她从小就把凯蒂当成美人来培养,自己是美人的思想深入凯蒂骨髓,母亲还将自己的价值观烙印在凯蒂心底。

可是说,凯蒂就是贾斯汀夫人的翻版。

眼见妹妹已经有了归宿,跟她同岁的姑娘们也早就嫁人了,凯蒂不得不放下以前那些“高标准、严要求”。

恰好此时,一直爱慕着凯蒂的瓦尔特,向凯蒂表白。

尽管凯蒂看不起这个矮个子、沉默寡言的细菌学家,可是她“不想落在妹妹多丽丝的后面。”

于是,就答应了瓦尔特,因为瓦尔特能给她带来改变。

婚后,凯蒂随丈夫一起来到香港,她才发现,这次结婚,简直就是一场灾难,虚荣浅薄的凯蒂,因为没有人愿意到家里来做客而烦恼痛苦,一想到未出嫁时,家里有那么多人经常登门拜访,在这里却无人问津,凯蒂就痛苦不堪。

瓦尔特安慰她,全心全意的爱她。

但是他们的智力水平和认知水平,根本就不在一个层面上。

瓦尔特生活规律,厌倦社交,喜欢看书,可是瓦尔特这些习惯,凯蒂都鄙视。

她鄙视他连进门都要先敲门。

和瓦尔特不同,作为有妇之夫的唐生,对凯蒂总是花言巧语,他知道凯蒂想要什么,知道她爱听什么。

遇见唐生,凯蒂以为自己遇见了爱情,所以,她毫无愧疚感地背叛了瓦尔特。

她背着瓦尔特和唐生约会,两人越来越肆无忌惮,趁着瓦尔特出去工作,直接跑到家里来约会。

可是却被瓦尔特偶然发现了。

婚姻对凯蒂来说,只是摆脱困境的方式,而让她沉溺的爱情,本是“性”之所至。爱情的面纱之下,是背叛,是欲望。

03

瓦尔特没有捉奸在床,没有直接拆穿他们的奸情。

有一天,瓦尔特说到湄潭府,那里瘟疫横行,每天都有大量的人死去,他决定去湄潭府,并且要求凯蒂同行。

一听说要去湄潭府,凯蒂拒绝同行,她不想死,更不想离开唐生。

可是瓦尔特说,他已经拿到凯蒂背叛的证据,如果凯蒂不去,他就离婚。

此时的凯蒂,并没有检讨自己的行为对瓦尔特的伤害,反而觉得瓦尔特的做法太残忍。

人生最可怕的事情之一是不自知,对自己的行为没有检讨能力,反而一味责备别人,甚至要求别人。

恰好,凯蒂就是这样的女人。

在绝望之际,她想到唐生,她说:

“他全心全意地爱我,他爱我像我爱他一样深。他就是我的一切,很高兴你终于知道了这一点。

我嫁给你纯粹是个错误,我万不该如此,我太傻了。你喜欢的那些人叫我讨厌,你感兴趣的那些事叫我烦透了。”

凯蒂急切地向唐生寻求帮助,将瓦尔特的决定告诉唐生,可是唐生却没有像凯蒂想的那样爱他。

如果瓦尔特因此闹离婚,唐生的名誉肯定会受到严重的影响,为了前途,为了利益,为了名利,他劝凯蒂跟随瓦尔特去湄潭府。

此时,凯蒂才知道,唐生根本就没有真心对待自己,只是将自己当成玩物,一个充满热情的玩物。

而凯蒂所谓的爱情,只不过是丑恶、肉欲、无知披上了爱情的面纱。

揭开面纱,一切一览无余。

而瓦尔特呢?他其实一直知道,凯蒂不爱他,只是在利用他,然而他还是义无反顾。

“我对你根本没抱幻想。我知道你愚蠢、轻佻、头脑空虚,然而我爱你。我知道你的企图、你的理想、你势利、庸俗,然而我爱你。我知道你是个二流货色,然而我爱你……我知道你仅仅为了一己之私跟我结婚。我爱你如此之深,这我毫不在意“

瓦尔特看透了凯蒂,然而他爱她。

凯蒂也看透了唐生,他爱慕虚荣,卑鄙无耻,凯蒂也知道唐生谁也不爱,只爱他的名誉,他的地位。

凯蒂背叛了瓦尔特,和唐生通奸,唐生也背叛了自己的家庭。

杜拉斯说:

夫妻之间最真实的东西是背叛;任何一对夫妻,哪怕是最美满的夫妻,都不可能在爱情中相互激励;在通奸中,女人因害怕和偷偷摸摸而兴奋,男人则从中看到一个更能激起情欲的目标。

唐生毫无怜惜地放弃了凯蒂,凯蒂也不敢和瓦尔特离婚,离开丈夫,她只是一个没法自力更生的废物。

爱,如果没有利益牵扯,是简单的。

可是婚姻,会有责任,会有利益关系,于是就变得复杂。

04

到湄潭府之初,凯蒂觉得一切都没有意义,对于死亡,她已经见过了太多,最初对死亡的恐惧,也渐渐变成了对死亡的习惯。

后来,她去修道院帮忙,尽管她对修道院那些不太健康的孩子感到恶心和恐惧,可是她克服了,细心地照顾着那里的孩子。

在修道院,她也知道了,瓦尔特是多么的受人尊敬。

因为瓦尔特,凯蒂也得到了更多的尊敬,因为她是瓦尔特的妻子,跟随丈夫不远千里,支援湄潭府。

一个人真正独立起来的时候,她便能看到很多平时看不到的东西。

在修道院,凯蒂学到了很多,身上很多弱点也渐渐被克服,她开始理解了瓦尔特,也懂得了瓦尔特,渐渐明白了瓦尔特的爱。

但她还是不爱瓦尔特,只是希望瓦尔特能放过自己,不要因为她的背叛而伤害自己。

她希望瓦尔特能原谅她,因为如果他原谅了她,他也就原谅了自己,如果他放过了她,他也就放过了自己,那样,他就能找回灵魂的平静。

这是凯蒂的救赎。

后来,凯蒂发现自己怀孕了,瓦尔特希望凯蒂能回到香港,尽管孩子可能不是瓦尔特的。

然而,事与愿违,由于瓦尔特用身体做细菌实验,自身很快就倒下了,在死前,他说:

“原来死的是一条狗”。

意思是说,一条疯狗咬了人,结果人没死,狗死了。

瓦尔特带凯蒂来湄潭府,是想和凯蒂双双赴死。

在瓦尔特的葬礼上,凯蒂没有流泪,可是对于那些在葬礼上哭泣的人,她充满愤怒,因为她的丈夫她没有哭,哭泣的人的眼泪显得她太冷漠。

揭开瓦尔特身上的面纱,崇高人格的背后,竟也隐藏着阴暗和肮脏。

人性不是单纯的善,也不是纯粹的恶,而是善恶并存,好坏都有。

05

去湄潭府之后,凯蒂已经明白了,唐生是低级和无趣的,是卑鄙无耻的。

她以为,自己已经摆脱对唐生的感情了。她看不起他。

从湄潭府回到香港,作为英雄遗孀,凯蒂得到了很好的尊敬,也得到了很好的待遇。

唐生夫妇邀请凯蒂到家里做客,凯蒂答应了,住在唐生家里,唐生却死性不改,对凯蒂各种挑逗调情。

面对唐生的调情,凯蒂如果清醒一点,就应该决然地拒绝,可是她并没有,相反,她的身体竟在唐生的动作下有了反应。

她原本以为,经历了生生死死,回到香港,她已经变成了一个冷静自制的女人,会过上平静简单的生活。

可现在她明白了,她只是个奴隶,她就是个荡妇。

离开香港之前,她对唐生说:

我不怪你,因为我也和你一样,是个坏透了的人。我屈服于你只是因为我想要你,但那个我不是真正的我,我不是那个令人厌恶的,像野兽一样的,放荡的女人。

它只是我身体里隐藏的野兽,就像一只邪恶的灵魂一样阴暗。恐怖,我恨它,鄙视它。

在回英格兰队路上,凯蒂收到电报,得知母亲已经去世。

回到家里,看着六十来岁,显得衰老的父亲,凯蒂在父亲身上感到一种由衷的冷漠,对母亲的死,他没有悲伤,倒显得如同解脱一般。

此时她也突然明白了,自己这一家人,从来没有真正爱过父亲,她们一直把父亲当做赚钱的工具,她们瞧不起他,因为他赚钱太少,全家人对他都烦透了。

在这个家里,没有人在意过父亲累不累,大家都只在意他赚了多少钱,甚至因为他赚钱少而埋怨他,责备他。

凯蒂理解了父亲,也理解了自己。

父亲问她,你能确定生男生女吗?

凯蒂说:

我想要个女儿,因为我想把她养大,让她不会走我的老路,让她成为一个自由且独立自主的姑娘。

我带她来这个世界,养育她,爱护她,把她带大,绝不是为了将来某个男的特别想和她睡觉,甚至乐意包养她一辈子。

她看透了自己,理解了人性。

她和自己和解了,看到了一条通往安宁的道路。

在那条道路上,人性依旧是复杂的,善恶并存,好坏共生,但和谐而美好。

06

抒情诗人雪莱有一句诗:

别揭开那些活着的人们称之为生活的华丽面纱:

尽管这都是些不真实的假象,

但却模仿着我们所相信的一切

而随意地涂抹上颜色,

在其背后潜藏着恐惧和希望,

交织着不同的命运。

深以为然。

生活,被各种欲望填充得五颜六色,甚至是光彩夺目,就像一层华美达面纱,遮盖着内在的一切。

美好、丑恶、欺骗、虚伪、背叛、欲望、卑鄙、无趣、爱情、崇高,通通都在这面纱之下,若仔细看,惨不忍睹。

因为爱情可能夹着欺骗,崇高可能带着卑鄙,美好之中有丑恶,背叛之中有真诚。

作家之中,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笔是出了名的残酷和深入,他笔下的人,善恶没有绝对的界限,就看人是在什么样的环境里。

鲁迅说: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人类灵魂的伟大审问者,他把小说中的男男女女,放在万难忍受的境遇里,来试炼他们,不但剥去表面的洁白,拷问出藏在底下的罪恶,而且还有拷问出藏在那罪恶之下的真正洁白来。而且还不肯爽快地处死,竭力要放他们活得长久。"

和陀思妥耶夫斯基比起来,毛姆的残酷,也不遑多让,在毛姆的笔下,爱情充满谎言,而且庸俗不堪,婚姻充满背叛,且是一地鸡毛。

人性的复杂和肮脏,都在其中。

但我总感觉,人的认知不同,生活就会不一样,境界不同,生活也大为不同。

07

北岛说: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凯蒂在母亲的影响下,浅薄无知,且虚荣无比,一无是处又被欲望占据,所以她会因为虚荣而嫁给瓦尔特,又会因为浅薄无知而忍受不了婚后的生活,最终因欲望和唐生通奸。

她以为看见了爱情,其实只是她欲望得到满足的虚妄感受。

湄潭府之后,凯蒂有所觉醒,但知道母亲死后,她顿悟一家人对父亲的态度,才真正找到内心的平静,活得累一条通往安宁的道路。

再看瓦尔特,他爱凯蒂,所以明知凯蒂根本不爱自己,而且是在利用自己,所以还是和凯蒂结婚,他知道凯蒂浅薄,并且被背叛,但还是心有不忿,最终甚至想要报复。

无论是卑鄙还是高尚,都是自己选择的生活,无论是丑恶还是美好,都是自然的存在。

这世间,也从来都是这样,好、坏、善、恶、美、丑,都没有明确的界限,人终其一生所要努力做到的,就是和这些东西和平共处,达成和解。

有些人最终能够能够也有机会走到和解,但大多数人都不得不这样带着面纱生活,不敢揭开,不敢放下。

可是,越是放不下,越是痛苦地活着,越是对生命的浪费。

就像《百年孤独》里那句“让一让,母牛们,生命短暂啊”说的一样,朋友们,人生短暂啊,与生命和解,找到一条安宁之路,才是最重要的啊。

不有趣灵魂




转载请注明:http://www.luosd.com/yf/142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