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教你如何睡觉调理身体亚健康的最好

北京著名雀斑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8598817.html

中医有一个治疗原则,叫“大病调阴阳,小病调气血”

现在的养生书和养生节目,教人吃这个,教人做那个,教人这样,教人那样,总感觉有点舍本逐末。我们在追求各种各样的养生方法的时候,花了大量的时间,不少的银子,却未达到想要的目的,反而将自己的身体搞得乱七八糟,越来越差了。

其实,普通人养生的方法根本无需外求,就在日常生活中,若能将睡觉贯彻落实到每天的实际行动中,人体的阳气自然旺盛充沛,外邪不干!

为什么呢?因为睡觉就是养阴阳的。阳入于阴则寐(睡),阳出于阴则寤(醒)。人醒着的时候,阴在内,阳往外走;人睡着了的时候,阴在外,阳往里走。睡觉,就是让阴阳有规律地出入开阖,以保持平衡。

只要阴阳平衡,人体自然健康。

下面来说说一天中的阴阳之气是怎样交替变换的,人应该怎样按此要求进行养阳。如下图:

将一天分成四等分:

子时(23——1点)到卯时(5——7点)为阴出阳的过程,

卯时(5——7点)到午时(11——13点)为阳发散的过程,

午时(11——13点)到酉(17——19点时)为阳入阴的过程,

酉时(17——19点)到子时(23-1点)是阴收藏的过程。

在这四个区域中,早上子时到卯时,是阴出阳的过程,也就是将人体中的阴气转化为阳气的过程,这个时间段,如果人能早起,并舒展身体,无论是练功、活动、干活,都是在将人的阴气转化成阳气的过程,就有扶阳、补阳、壮阳的作用。

卯时到午时,它是阳气发散升腾的过程,这个时间段多多活动,锻炼身体,就能使人的阳气更好的输布到全身的各个部位,不至郁结。

午时到酉时,它是阳气入阴的过程,这个时候适当的小睡,就能帮助阳气更好的入阴,具有很好的滋阴、助阴、固阴的作用,还能将人外在的阳气导入体内,帮助体内的阴气更好的向阳转化。

酉时到子时,它是阴气进一步收藏的过程,使阴的物质回归到人体的最深层、脏腑与骨髓之中。

早起能够将自身的阴气更多的转化成阳气,可助阳兴阳,这个好理解,那早睡就理所当然的成了养阴了。

早起是纯粹的养阳之道,而早睡才是真正的养阳养阴之道。

早睡,既可养阳又可养阴,它能阴阳同养。

什么是阴气,简单的说,天中的气浊了、多了,阴气就多了。天中的气清了、阳气就多了。故经言,“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就是说,浊的东西,不管是气也好,尘也好,都要归之于地,天空清静了,阳自然就多了。

气多则浊,浊气为阴。试想下,我们平常看到的天空,如果乌云滾滾,阴云密布,那是不是阴气太多,浊气太重,阳气不布的结果。这个时间是通过给地球艾灸壮阳、将乌云驱散呢,还是让其下场雨好。不用讲,下场雨自然就清静了,阳气就来复了。

下雨,就是地球自然界阳入阴的过程。同样的,我们人早睡,就能使体表的浊气在睡眠状态下,在心无旁婺的状态得到清静,得到雨降。

从黄昏到午夜,属于阴中之阴,是一天阴气最盛的时候,阳气必然衰微,这微弱的阳气要保护起来,才能不受伤害。在此时劳累过度,就会伤阳气。而睡觉,使阳入于阴,是对阳气最好的保护。且阳入于阴,也会使阴得阳而倍有生机。因此,在这个时间段睡觉,不但是养阳,而且是在养阴。

很多有熬夜或失眠经验的人总是说,过了十二点就更睡不着。因为在子时,阳气开始萌动,阳气一萌动,就有往外走的趋势,就更难以入于阴了。初生之阳尚很微弱,需要在保护中萌动生发,人此时如果在睡梦里,就是阳在阴中,正好受到保护。

到了黎明,阳气已经生发得够强大了,人就必须起床了,这时如果还赖床,那么,还把阳气滞留在阴中,那么,阳气就得不到舒展,这是最伤阳气的事情。阳气盛,阴气必然衰微,现在硬让衰微的阴气去容纳强盛的阳气,就势必伤阴了。因此,在一天的阳中之阳这个时间段睡觉,不仅伤阳,而且伤阴。所以,在阳中之阳的时间段,人是必须尽早起来活动的;在阴中之阴的时间段,人必须尽早进入睡眠。

说到这里,有人也许要说,那阳阴阳就是“睡好觉”,“睡好觉”就是“早睡早起”了。对!就这么简单。但也不完全对,早睡早起还应该因季节而有细微差异。

《黄帝内经》的第二篇《四气调神大论》中说:春季和夏季,应“夜卧早起”,夜卧就是可以稍微睡晚一点,不过在那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社会,睡得再晚,也不会超过晚上十点。秋天则须“早卧早起”,睡得更早。冬天则可以“早卧晚起”,但晚起并非睡到上午十一二点,它后面紧跟着四个字:“必待日光”,要等太阳升起来后再起来,也就是早上七八点,这在现在喜欢睡懒觉的人看来,仍是早起了。早起后干什么呢?不需要剧烈的运动,《黄帝内经》让我们“广步于庭”,也就是在庭院里散散步,这就是最佳的锻炼。春、夏、秋三个季节都可以广步于庭的,冬天太冷,身体要封藏起来,可以不出来。古人措辞,是和严密的,为什么要“广步于庭”而不说“广步于外”呢?这个问题,《黄帝内经》后文给予了解释,“卧起当风”也不好,刚起床就外出受风,容易生病,而庭院里风要小一些。

人体自身就有调阴阳的养生本能,这个本能就是睡觉。我们所要做的,就是顺应这种本能,别破坏这种本能,但如今,很多人都在破坏身体的养生本能,晚睡晚起,甚至颠倒阴阳。你生活得阴阳颠倒,必然导致身体的阴阳不和。

早睡养阴,同时养阳,这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小孩学习玩撒了一天,到晚上疲劳了,通过睡一觉,第二天又精神百倍。

早起,将阴气转化成阳气,是最简单最易做的养阳方法。

早睡,将阴气收回人体之中,滋阴助阳,也是最简单既养阴又养阳的方法。

解决方案:

1.湿气重:阴多阳少,此时解决方案应该是早起。从子时(11点-1点)到卯时(5点-7点),是阴气转阳气的过程,因此湿气重的人早上应该在五点起床,也就是卯时这段时间活动身体,走走路,有条件的可以去公园锻炼等等。

2.容易犯困,疲倦,身体瘦弱的人:阴阳两虚,最好是七点躺床上养阴,早上5点起床升发阳气,再配合运动,食疗才会有效。

单纯通过药物调理的效果不是特别的好。

举例:

某女,48来岁,月经不来已三个月,告知其肾气不足,天癸虚,阳有余,阴不足,重调不如重养。

嘱其晚上早睡,并在睡前平躺床上,再将脚贴墙朝上倒立,每天坚持30分钟,三个月后月经恢复来,量虽少,但周期正常。

某男,60多岁,糖尿病20多年,非药物控制下,餐后血糖值达26mmol/L,双目基本失明,需他人扶才敢行走。

诊断,木气升发太过,阳不入阴,嘱其不用任何药物及方法,单纯用一法对比:早餐中餐不限,晚餐七分饱,下午5点进餐,每餐必须细嚼慢咽。晚上7点睡觉,不管睡得着与睡不着,都遵守此要求尽量放宽心情去睡,将此法当作调理大药。三天后告知,血糖降至13mmol/L。

(注:此血糖高的个案,与平时习惯性快吃、睡眠时间少、睡得晚,阳不入阴有密切关系,故授予细嚼慢咽与早睡之法作对比。不出所料,三天的对比结果非常惊人,血糖下降一半,达mmol/L。)

别小看这些个案,如果将身体全部交给医生去调理,而不注意自身的习性改变,仍然晚起晚睡,这就是与老天作对,再多的养生方法都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行动起来,改变不良习性,尽量按天道而行,就是最好的养生方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uosd.com/zz/11851.html